在当今科技竞争的激烈赛道上,人工智能无疑是各国争夺的焦点。美国对英伟达H20芯片实施出口管制,试图以此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然而,外媒却揭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实:管制芯片,阻止不了中国AI的崛起。

英伟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人工智能公司Hydra Host联合创始人Aaron Ginn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尽管美国华盛顿禁令不断,试图通过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出口来阻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但这一举措并未减缓中国前进的步伐,反而扼杀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和技术领先地位。
今年4月至7月,白宫禁止出口H20芯片,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依旧不断取得进步。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过去三个月内,中国公司竟“购买”了价值10亿美元的英伟达AI GPU。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中国对先进半导体的需求极为旺盛,美国的出口管制未能阻挡中国获取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脚步。
英伟达的CUDA平台在此次事件中成为关键因素。Ginn强调,虽然英伟达的高端芯片对运行性能至关重要,但CUDA平台(包含编程模型和AI工具包)更为关键,而中国竞争对手难以复制。英伟达更像苹果或波音,其价值核心在于软件堆栈和集成设计。没有CUDA,英伟达的硬件就如同没有iOS的iPhone,只是一个昂贵的镇纸。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软件与硬件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凸显了英伟达在软件生态方面的独特优势。
Ginn还指出了购买半导体和制造半导体的概念混淆问题。他引用一家代工设备制造商的例子,说明不能简单地将拥有芯片等同于具备制造能力,这种过度简化是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范畴错误。这一见解提醒人们,在看待芯片产业时,不能只关注芯片本身,而忽略了整个产业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此外,Ginn批评了前总统拜登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认为该规则将发达国家与动荡国家混为一谈,可能会对美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它允许非美国公司制定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标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出口管制问题上也持类似立场,他认为出口管制是失败的,美国应采取更多措施,而不仅仅是阻止竞争对手获取技术,以保持在人工智能竞赛中的领先地位。
然而,对于人工智能禁令,专家们看法不一。其他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禁令应该保留,因为这是华盛顿打造美国最强大人工智能芯片战略的必要条件。
从外媒的报道和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英伟达芯片的出口管制并未能阻止中国AI的发展。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势头强劲,对先进半导体的需求旺盛,且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美国的禁令或许在短期内能起到一定限制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阻碍自身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影响力的扩大。在人工智能这场激烈的科技竞赛中,创新和合作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而单方面的管制措施可能会成为“双刃剑”,伤人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