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女性大脑 “好脂肪” 缺失,痴呆风险竟翻倍

在健康领域,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长期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全球每 3 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就有 2 名是女性;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也表明,国内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里女性占比达 67.3%,与全球数据高度一致。但究竟为何女性更易被痴呆 “盯上” ,一直众说纷纭。如今,一项发表于顶级期刊《阿尔茨海默与痴呆》的最新研究,或将为这一谜团揭开关键一角 —— 女性大脑中 “好脂肪” 的缺口,可能是痴呆风险翻倍的罪魁祸首。

研究探秘:直击女性大脑脂质密码

此次研究堪称 “豪华阵容”,由英国、哈佛医学院以及丹麦、瑞典多家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研究团队将目光聚焦在 841 人身上,涵盖了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运用脂质组学分析这一前沿技术,对研究对象血浆中数百种脂质进行 “地毯式” 全面检测,尤其紧盯不饱和脂质,特别是 Omega – 3 脂类。

研究结果令人大为震惊:在女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不饱和脂质显著减少,部分指标相较于健康组降低近 20%。研究精准定位出 37 种脂质与女性 AD 风险紧密相关,而男性患者中几乎不见类似情况。“这种差异在男性身上完全看不到,这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发现。” 研究者对此惊叹道。

进一步深挖发现,女性不饱和脂质水平下降与认知功能衰退紧密相连。通过分析参与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不饱和脂质水平每降 10%,MMSE 评分平均下降 1.2 分。不仅如此,3 个富含大量不饱和磷脂的脂质模块与女性 AD 显著关联,这些模块脂质水平每下降一个标准差,女性 AD 发病风险就飙升至 1.8 倍。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不饱和脂质如与 Omega – 3 相关的 PC、PE 类脂质,能借助血液检测精准揪出异常,且其与饮食关联密切,属于可改善指标,为降低女性痴呆风险指明了方向。

“好脂肪”:大脑健康的隐形卫士

我们常说的 “好脂肪”,核心成员是 “不饱和磷脂”,特别是含有 Omega – 3 脂肪酸(如 DHA、EPA)的不饱和磷脂,主要分为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两类。PC 作为大脑细胞膜的 “顶梁柱”,维持着细胞膜流动性,让神经信号传递如同高速公路般高效;PE 则不仅能抗击神经炎症,还肩负着将 DHA 等营养物质输送到大脑的重任。

对于女性而言,一旦 “好脂肪” 减少,麻烦便接踵而至。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变得迟缓,认知功能随之下降;大脑炎症增多,神经细胞更易受损,加速脑萎缩;脂质转运异常,大脑陷入营养匮乏,功能衰退加快。并且在女性患者体内,或许因肝脏代谢改变,这些脂质难以有效送达大脑。过往观点多认为女性痴呆高发源于寿命长、雌激素下降,而如今这一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失衡或是一条独立且可干预的新通路,若能补上 “好脂肪” 缺口,有望降低女性痴呆风险。

行动起来:填补缺口,守护大脑健康

英国阿尔茨海默研究中心 Julia Dudley 博士强调,只有洞悉疾病在女性身上的独特表现,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策略。研究首席研究员抛出疑问:这种脂质变化是否从 50 岁就已悄然开始?若如此,预防行动需趁早。

要填补 “好脂肪” 缺口,可从多方面着手。饮食上,每周至少 2 次食用油性鱼,如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每次约 140 克;多吃核桃、亚麻籽、奇亚籽等植物,每天一小把;烹饪时用橄榄油替代普通植物油,搭配深色蔬菜。若饮食中油性鱼摄入不足,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服用 Omega – 3 补充剂。同时,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充足睡眠,以及通过冥想等方式减压,都有助于脂质代谢平衡。50 岁以上女性,特别是有痴呆家族史的,体检时可关注血脂中 “不饱和脂质” 指标,家庭也应给予更多关注。

这项研究意义非凡,它不再局限于女性痴呆高发的老生常谈,而是揭示了女性阿尔茨海默病高发背后血液中不饱和脂质缺口这一关键因素。快将这一重要信息转发给身边的女性亲友,早发现、早行动,为她们的大脑健康筑起坚固防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