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生都在‘耗血’,你中招了吗?” 从每月的月经,到怀孕养胎、生产出血,再到产后哺乳,中医认为这些生理过程都在消耗血液,这也使得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出现血虚体质。血虚不仅影响面色,还可能引发头晕、失眠等一系列问题。那么,血虚体质该如何调理?广东省中医药局专家分享了一份“补血清单”,从食物到药物,从日常注意事项到运动建议,助你找回好气色。

血虚体质:成因与表现
血虚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先天禀赋不足,也可能是后天脾胃虚弱、营养不良,导致血液化生无源;或是肾精不足,难以生髓化血;又或是各种出血情况,如月经过多、产后耗血等失血所致。血虚体质的人,往往面色苍白或萎黄且无光泽,口唇、指甲、舌色淡,看起来气色不佳。同时,还容易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肢体易麻木,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量少色淡、毛发不荣、形体瘦弱等症状,脉象细弱。简单来说,血虚的人“虚”且有外观上血色不足的表现。
补血食疗:这些食物要多吃
在食疗方面,有不少食物适合血虚体质者。常见的有桂圆、大枣、牛奶、猪肝、鸡肝、猪心、猪血、鸡蛋、枸杞子、番薯、番茄、木耳、桃、桑椹、葡萄、黑芝麻、花生等。其中,桂圆(龙眼肉)是养血的佳品,性味甘、微温,具有益心脾、养血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尤其是血虚导致的失眠、记忆力差。可以用十来克桂圆肉加少量白糖泡水或水煎服,若心烦还可加十来克百合。此外,还推荐两道调养膳食。猪肝鸡蛋汤,猪肝能养肝明目、补益气血,适合肝虚目昏、夜盲,以猪肝1具、鸡蛋2 – 3枚、葱白适量煮汤;菠菜猪肝汤,菠菜养血润燥、滑肠通便,与猪肝搭配,适用于血虚面色不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涩滞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血虚质者要慎用凉性、寒性、生冷饮食。
药物调理:四物汤加减有妙用
血虚质常用药物有熟地、当归、制首乌、白芍、枸杞子、酸枣仁等。其中,四物汤是养血的常用方,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组成。熟地补精、血、阴;当归补血且能活血;白芍阴血两补;川芎活血。该方可调治血虚兼血滞病证或体质,贯彻了“旧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理念。此外,还可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如加黄芪补气生血,黄芪与当归按5:1的比例制成当归补血汤,效果更佳;心烦失眠多梦,可加酸枣仁、桂圆肉;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加枸杞子、女贞子;手足发麻、关节拘挛,加鸡血藤;毛发不荣,加桑寄生、制何首乌、旱莲草。不过,养血药多半滋腻,易伤脾生湿、壅滞气机,可佐以陈皮等理气健脾之品,尤其在脾虚湿盛的南方地区更要注意。
日常注意:运动与生活方式有讲究
血虚体质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夏季要防暑热多汗,避免过度汗蒸,因为汗多耗血伤津;要尽量避免强力劳作,防止大汗伤气血,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同时,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劳神过度容易伤血、伤脾胃,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血虚质尤其不宜过思劳神。此外,血虚体质的人耐受疲劳能力差、带氧能力弱,更强调有氧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瑜伽等,这些锻炼方式有助于养气、补气,增强气能生血的作用。从现代运动项目看,低强度、多次数的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健身舞等是不错的选择,运动要适量、有氧,做到形劳而不倦。
新闻总结:
女性因生理特点易出现血虚体质,表现为面色不佳、头晕失眠等症状。广东省中医药局专家给出调理建议,包括多吃桂圆、猪肝等补血食物,推荐猪肝鸡蛋汤、菠菜猪肝汤等膳食;药物方面,四物汤是常用方,可根据症状加减;日常要注意防暑汗蒸、避免过度劳作和思虑,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专家提醒,用药和方剂需由医师辨证使用,通过综合调理,帮助血虚体质者改善身体状况,拥有好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