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的舞台上,A股市场与人民币汇率近日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态势,仿佛久违的大国风采再度绽放。A股市场上,指数表现强劲,多个交易日个股跌幅数量高于涨幅数量,但AI、新能源、医药等权重板块依然维持着市场的强势地位;人民币汇率则逐步追回了和非美货币的缺口,稳步升值。这一系列变化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与深刻的启示。

本周A股市场呈现出指数强于个股的显著特征。几乎每天都有强指数个股拉动市场,周四之前是AI,周五是新能源、医药。AI领域依旧是市场的焦点,国内AI领军企业寒武纪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收入暴涨超过43倍,利润大幅扭正,其股价一度超越茅台,然而随后市场跳水,多数个股下跌猛烈。8月27日收盘成交量达到3.17万亿,再创记录,但超过4700只个股下跌。此后,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低于市场亢奋预期,股价大跌,不少AI公司大幅调整,但新能源、医药等板块仍维持科技股的强势。市场每日成交量维持在高位,ETF资金和公募基金规模的变化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ETF资金堪称本轮行情最重要的变量,国内ETF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大关,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也创历史新高。此外,市场资金来源呈现出高净值人士驱动的特点,但从周三开始,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
人民币汇率方面,近期逐步走强。据彭博统计,中国官方持续调高人民币中间价,在岸汇率盘中一度触及7.15,为2024年11月以来新高,离岸人民币价格突破7.15关口,拉到7.11附近。这一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全球资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态度,另一方面可能也体现了监管层的新思路。
然而,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企业盈利情况来看,整体一般。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7%,虽较6月份有轻微改善,但国有企业利润增速仍为负且拖后腿,私营企业是少数利润保持正增长的企业群体之一,外资利润增速下滑。从行业角度看,制造业表现相对较好,但汽车行业利润增速下滑,公用事业领域存在价格机制和补贴问题。不过,半导体和医药行业利润增长,中小企业利润也明显改善,但终端消费需求的修复仍是关键,资产价格提振和居民信心改变不可或缺。
A股与人民币的齐涨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伴随着挑战。投资者需要敏锐洞察市场变化,把握投资机会,同时也要警惕潜在风险。对于企业而言,要适应市场环境,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宏观层面,政策制定者需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经济的稳定与繁荣。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以理性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迎接市场的变化,书写经济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