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治疗大揭秘:手术与免疫疗法的博弈】
在癌症的“大家族”中,甲状腺癌可以说是相对“温和”的成员。超过八九成的患者在确诊后十年以上仍可存活,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多数人能够恢复正常生活,预后非常好,这让患者和家属不用过度恐慌。不过,当面对甲状腺癌时,治疗手段的选择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手术和免疫疗法,究竟哪个才是更优解呢?

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除非遇到极少见的甲状腺未分化癌或甲状腺淋巴癌,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手术就像是一场精准的“战斗”,医生通过手术刀将肿瘤这个“敌人”从身体里“揪”出来。手术后,根据肿瘤的扩散和侵袭情况,医生通常会安排放射性碘治疗,用少量放射性碘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根据碘剂量短期隔离,以避免对周围人造成辐射影响。可以说,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黄金搭档”,为大多数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近年来,免疫疗法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免疫疗法主要包括两大方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细胞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解除免疫刹车”,激活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细胞免疫疗法则是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在实验室让其“认识”癌细胞后再回输体内。然而,甲状腺癌并非免疫疗法的主要适应症。甲状腺癌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活性较弱,即便进行实验尝试,效果也可能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并未在甲状腺癌中广泛证实有效,临床指南也未将其列为标准治疗方案。相比肺癌、黑色素瘤等免疫疗法效果显著的癌症类型,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决定了免疫疗法并不是“一招制胜”的手段。
为什么手术仍是最优解呢?甲状腺癌是增长缓慢的肿瘤,通常可以通过颈部超声或体检早期发现,而且手术操作成熟、并发症可控。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 + 放射性碘治疗即可实现长期控制甚至治愈。如果病情进展至对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阶段,医生会考虑使用靶向药物,但其效果仍不及手术和放射碘治疗。因此,免疫疗法在甲状腺癌中只被视为探索方向,并非临床首选。
既然手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关键,那么如何早期发现甲状腺癌就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发现甲状腺癌往往比讨论免疫疗法更重要。建议大家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应及早做颈部超声检查。如果发现颈部肿块或甲状腺肿大,应尽快就医。此外,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有慢性甲状腺疾病病史,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关注这些风险因素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虽然是一种癌症,但多数患者的预后非常好,“早发现、早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策略。免疫疗法虽在癌症治疗中备受关注,但目前并非甲状腺癌的常规选择。患者在面对甲状腺癌时,不必过于焦虑,应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同时,定期体检,关注自身健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地战胜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