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高层震荡与业务调整引发市场关注

在疫苗行业的风云变幻中,沃森生物(300142.SZ)近日的一系列动作犹如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公司在子公司股权交易、高层人事变动以及业务架构调整等方面的重大举措,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诸多猜测,一场属于沃森生物的大变局正在悄然上演。

近期,沃森生物的子公司股权交易成为焦点。公司先是受让国联硕盈基金、盈榕基金等合计持有的玉溪沃森 4.9733% 股权,对价 9.38 亿元。然而,因玉溪沃森其他少数股东原因,工商过户手续尚未办理。在此情况下,公司董事长李云春主动提议由其本人或其指定主体受让该部分股权。玉溪沃森作为公司核心资产之一,其核心产品为肺炎结合疫苗,已上市首款国产 13 价品种。按照此次收购对价计算,玉溪沃森估值达 188.6 亿元,这一估值与可比企业康泰生物的市值相比也不遑多让,如此高估值的关联交易,自然引发了市场对其合理性的质疑。

除了股权交易,沃森生物的应收账款问题也凸显了行业的困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19.47%、80.52%,而应收账款更是超过 31 亿元,其中玉溪沃森的应收款项就达 21.69 亿元,这表明公司应收账款主要来自肺炎结合疫苗。在疫苗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玉溪沃森的负债率也从 2024 年的 22.46% 迅速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 49.37%,行业寒冬下的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在高层人事方面,沃森生物也经历了重大变动。今年 4 月,公司董事黄镇辞去职务,黄镇作为公司元老级核心技术人员,曾搭建研发技术平台成功上市 13 价肺炎结合疫苗,他的离职被视为一个时代的落幕。而在 2024 年,公司总裁姜润生辞职,原营销总监姚伟被聘任为总裁,公司称这是基于新时期战略发展目标及组织架构调整,旨在实现干部队伍的 “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沃森化”。

与此同时,公司的组织架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前,研发板块和市场板块相互独立,调整后则分出国内营销、国际营销、细菌疫苗、重组蛋白、mRNA 疫苗、新业务等六大事业部,旨在整合研发、市场资源,向一体化管理迈进。然而,这种调整也引发了市场的思考,随着市场出身的姚伟出任总裁以及黄镇的离开,研发和销售究竟谁将在公司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公司上半年研发、销售费用分别同比下降 57.8%、24.6%,且披露申请并购贷并择机启动对疫苗主业优质资产的整合并购,这是否意味着公司的研发体系将从自主研发转向 “自主 + 收购”,甚至以收购为主的路径?

面对疫苗行业的下行周期,沃森生物的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在寻求自救,但这些举措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无论是高估值子公司的股权交易,还是高层人事变动与业务架构调整,都在考验着公司管理层的决断与智慧。未来,沃森生物能否在这场大变局中突出重围,实现业绩的回升和可持续发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