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大背景下,首开股份(600376.SH)于 9 月 10 日晚间抛出一则重磅消息:拟向控股股东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不超过 30 亿元的永续债。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资本市场激起层层涟漪。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首开股份股价因与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的间接关联,竟连续 6 个交易日涨停,上演了一出资本市场的 “逆袭” 戏码。

时隔五年再发永续债,首开股份意在何为?
永续债,作为一种兼具股权与债权特性的金融工具,曾在房地产行业高速扩张期备受青睐。彼时,房企通过发行永续债扩充资金池,在美化财报的同时为规模增长提供弹药。但随着行业进入下行通道,永续债的 “双刃剑” 效应逐渐显现,其高额利息支出成为侵蚀企业利润的 “黑洞”,众多房企纷纷选择清偿永续债,减少这一融资渠道的使用。
首开股份此次重启永续债发行,距其上一次发行已过去整整 5 年。若此次发行成功,其永续债规模将飙升至 67.6 亿元,创下 2019 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据公告显示,本次永续债年利率锁定在 5 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40BP,相较于此前发行的安联资管债权投资计划利率有所降低,但较今年发行的其他债券品种,利率仍处于高位。以当前 5 年期 LPR 为 3.5% 计算,若 LPR 维持不变,本次永续债利率将达 3.9%。
首开股份此举或与自身严峻的财务状况紧密相关。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高达 18.39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余额更是高达 185.71 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如山。公司虽表示 30 亿元永续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但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紧张局面,优化资本结构。
业绩承压,控股股东 “输血” 助力
作为北京国资旗下的房地产企业,首开股份一直以来都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公司业绩持续低迷。从住宅销售数据来看,2022 – 2024 年,首开股份签约面积与签约金额逐年大幅下滑,今年 1 – 8 月,签约面积同比下降 17.5%,签约金额同比下降 37.2%,颓势依旧明显。
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首开股份的新增土地储备也随之锐减。2022 – 2024 年,公司新增土地数量分别为 4 个、5 个、2 个,与 2020 年、2021 年的 21 个、30 个相比,差距悬殊。今年截至 8 月底,仅在北京斩获 1 宗土地。
不过,控股股东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未坐视不管。在过去 12 个月内,为公司提供了多笔借款续期及高额借款额度,全力支持首开股份度过难关。此次发行永续债,亦是控股股东助力公司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股价飙升,宇树科技概念成 “幕后推手”
就在市场聚焦首开股份财务困境之际,其股价却从 9 月 3 日起突然发力,连续 6 个交易日涨停,9 月 11 日盘中再度涨停,最终报收 5.01 元 / 股,涨幅 7.05%。这一异常波动背后,竟是因为首开股份与机器人明星企业宇树科技的 “神秘” 关联。
原来,首开股份控股子公司北京首开盈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金石成长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出资 3 亿元,实缴出资 1.8 亿元,持有其约 6.51% 的认缴份额。而金石成长又持有宇树科技 4.7683% 股权,以此推算,首开盈信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 0.3% 股权,持股比例极低。
但在 9 月 2 日宇树科技宣布计划于 2025 年 10 – 12 月提交 IPO 备案文件后,市场反应热烈。首开股份因这一间接关联,股价瞬间被点燃,开启连续涨停模式。尽管公司多次发布公告称主营业务、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对宇树科技的投资仅为财务性投资,对其决策运作无控制力和影响力,但市场热情依旧不减。
首开股份发行永续债,是在困境中寻求资金突围;而股价因宇树科技概念飙升,则为这场资本故事增添了戏剧性色彩。未来,首开股份能否借助资金注入改善经营状况,宇树科技概念又将如何影响其股价走势,无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