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开场:神秘生物现身虎跳峡】
在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虎跳峡,那可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最深峡谷之一,峡谷垂直高差达3790米,江水汹涌湍急,每秒流速可达6 – 8米,有着18处险滩和10条瀑布,其险峻的地形让人望而生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迹罕至却又充满壮美风光的地方,近日却因一个神秘生物的出现而炸开了锅。

2025年9月10日,网友“@Soso – ”在虎跳峡游玩时,突然发现江面上游来一只奇怪的动物。视频中,这动物可不是普通的鱼,它头部似乎长有角,身体笔直,游泳速度极快,从游动带起的涟漪能看出它长有四肢,体色呈深色,调亮后可见是棕黄色。这神秘的模样瞬间引发了周围游客的惊呼,视频一经发布,迅速登上热搜。
【网友猜测:从“龙”到“蛟龙”】
网友们看到视频后,纷纷开启了大胆猜测模式。很多人直接就说这是“龙”,甚至有人神神叨叨地问“要复苏了吗?”还有网友明确指出“这是蛟龙,还未化成真龙”。大家为何会有这样的猜测呢?或许是因为虎跳峡本就充满神秘色彩,加上这生物头部长角、外形奇特,在人们的想象中,很容易就和传说中的龙联系起来。
【真相大白:原来是麝子】
就在大家众说纷纭之时,9月11日,记者进行了调查。咨询虎跳峡镇政府工作人员后得知,他们也已关注到这个热门视频,确定网友拍摄的“不明生物”其实是麝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处存在认知误差,实际应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为了确保信息准确,记者又找到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他们表示视频中的生物像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不过原麝雌雄均无角,那个疑似角的结构其实是它们的耳朵。
【保护现状:从“二级”到“一级”的背后】
这里还有个小勘误需要指出,新闻中最初说原麝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不准确的。早在1989年,原麝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在2003年2月2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第7号令,将麝科麝属所有种(包括原麝)的保护级别从二级提升为一级,2021年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延续了这一级别。原麝保护等级的提升是有原因的,20世纪50年代全国麝类约300万头,到2000年前后就只剩6 – 7万头,其中原麝仅3000多只,降幅超过90%,被评估为“极度濒危”。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偷猎和栖息地破坏,雌雄原麝尾脂腺分泌的麝香被视为名贵中药,一克能卖上千元,刺激了偷猎行为,再加上森林砍伐、道路建设等让它们的栖息地不断缩小。
【科普小知识:麝与鹿的区别】
很多人会把麝和鹿搞混,其实原麝是麝科麝属的物种,和鹿科动物是关系很远的亲戚。麝科动物体型通常更小,没有角,雄兽还长有发达獠牙,被称为“吸血鬼鹿”。虽然它们外形和鹿科动物相似,但分子系统学显示,麝科与鹿科、牛科等同属偶蹄目反刍类,在演化树上位置相邻,不过为了适应林地、灌丛环境,它们进行了趋同演化,体型、蹄形、肌肉排列更利于快速跳跃、穿梭。
虎跳峡这次“神秘生物”事件,从最初的神秘猜测到真相揭晓,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别让这些珍贵的生物成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