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暴来袭,心脑血管警钟敲响

近日,黑龙江省密山市、佳木斯市等地的天空,被梦幻的粉紫色极光点亮,宛如童话中的仙境。这绝美奇景的背后,是强烈地磁暴的 “手笔”。一时间,大众在惊叹极光魅力之余,也对这场地磁暴的影响忧心忡忡:地磁暴究竟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尤其是身体健康?这个问题,航天航空领域与医学领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NASA 认为,地磁暴对地面人员几乎没有伤害。从辐射数值来看,只要防护层能将太阳高能粒子和电离辐射挡在 10mGy 以下,就不会对人体造成急性损伤,而地面有厚厚的大气与磁层屏蔽,剂量更低。但医学领域的多项研究却表明,地磁暴可能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心脑血管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俄罗斯研究团队在今年发表于医学物理杂志的研究显示,地磁暴会增加心肌梗死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平均相对风险达到 1.3 – 1.5,脑卒中风险也会提高,平均相对风险在 1.25 – 1.6。研究团队推测,这是因为地磁暴干扰了昼夜生物节律、心率变异性、血压及微循环等生理过程。

哈佛大学的研究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一项基于 809 名老年男性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心电检查前 24 小时内,全球行星 K 指数升高(代表地磁活动增强),会显著降低两个关键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且这种影响在冠心病患者中更为明显。另一项横跨 263 个美国城市的大规模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地磁扰动越强,当天的总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死亡人数就越多,在冬、秋季尤为显著。

南半球的研究同样证实了地磁暴与健康问题的关联。发表在中风期刊上的论文指出,当日出现地磁暴(Ap≥60)时,卒中风险上升 19%,在 65 岁以下人群中,风险增幅随暴强度递增可达 50% 以上。

综合来看,航天领域聚焦于地磁暴辐射对人体的直接影响,认为其对地面人类威胁不大;而医学研究则关注地磁暴通过多种间接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系统潜在患者的威胁。对于有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隐患的人群,地磁暴期间更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就医。虽然地磁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此次多地出现的地磁暴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关注自然现象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微妙联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