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 亿元中央资金即将分批下达,“国补” 持续发力促消费

在 “618” 消费热潮刚刚落幕之际,一则重大利好消息为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国家有关部委明确回应,“国补” 政策将持续推进,后续还有 1380 亿元中央资金将在第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让广大消费者和商家们都为之振奋。

今年,为了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国家加大了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门协同合作,落实加力扩围实施 “两新” 政策。延续 2024 年的成功经验,国家直接向地方安排了高达 3000 亿元的国债资金,用于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且该政策将在 2025 年全年持续推行。此前,1 月和 4 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 1620 亿元中央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地方开展一、二季度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的使用进度大致占到全年规模的 50% 左右,整体情况符合预期。“国补” 资金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是中央下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相比去年整整翻了一番;其次,地方需按照有关规定,在中央下达资金的基础上按 9:1 的比例配套资金,实现央地共担;此外,一些地方还会根据当地工作进度和实际情况,在中央下达及按比例配套资金之外,额外安排地方资金。

按照既定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分别在 7 月和 10 月下达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支持以旧换新的中央资金,各地也将持续做好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工作。相关部门还将指导地方进一步优化补贴发放方式,确保政策实施更加平稳有序,资金能够均衡使用到年底。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的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这充分表明,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消费持续扩大,还对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接下来,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将被要求合理用好已安排的支持资金,分领域、分时段细化资金使用方案,稳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督促参与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厉打击套补骗补行为,确保政策规范有序实施。

回顾 “618” 期间,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如火如荼,消费者对于以旧换新的热情高涨。然而,5 月底以来,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关于重庆、江苏、湖北等地暂时无法申领 “国补” 的讨论。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少部分地区只是阶段性地完善了 “国补” 政策的实施节奏,实际上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将持续全年,消费者每月每周都有参与申领 “国补” 的机会。近期一些企业、平台和自媒体借机炒作,营造恐慌情绪,消费者需注意辨别。除了上述少数地区外,大多数省份的国补优惠活动仍在正常推进。

今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增加了手机、平板、洗碗机等新品类,资金规模也大幅提升。在国家确定补贴规则的大框架下,各地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来确定国补落地的具体细节,如补贴的申领和使用方式等。这也导致了各地 “国补” 使用情况存在差异。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代欣认为,少数地区政策实施进度较快,与当地消费结构和消费者积极性有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 “国补” 的需求旺盛,政策有效地激发了消费活力。

随着 1380 亿元中央资金的陆续下达,“国补” 政策将持续发力,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大动力。广大消费者有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而消费市场也将在政策的推动下,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局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