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开车出行时用手机导航、听音乐已成为常态,车载充电也随之普及。然而,不少车主发现,频繁使用车载充电后,手机电池变得不耐用,续航能力大幅下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车载充电伤电池,电压不匹配是 “元凶”
在一家汽车维修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进行了一个实验。当汽车未发动时,电压基本维持在 12V 左右,而一打着火,万用表显示电压瞬间从 10V 跳到了 14V 左右。这看似小小的电压变化,对正在充电的手机却影响巨大。手机的正常充电电压一般在 5V 左右,例如苹果手机通常为 5V1A,其他品牌手机多为 5V2A,而车载充电器的电压往往是 6V 甚至 12V。长期在这种电压不匹配的情况下充电,手机电池内部结构会受到损害,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出现亏电现象,充进去的电越来越不耐用,电池寿命也会大幅缩短。
电流问题也致命,发热损伤双重忧
除了电压,电流也是影响手机电池的重要因素。部分车载充电器为了满足汽车上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会提供较大的充电电流。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手机电池时,会使电池迅速发热。我们都知道,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加剧,这不仅会加速电池老化,还可能导致电池鼓包甚至引发安全隐患。而且,过热的电池还会对手机的其他部件造成损害,影响手机整体性能。此外,有些车上的 USB 接口原本是为音频数据传输设置的,其电流只有 5V/0.5A,远远低于手机正常充电所需电流,长期使用这样的接口充电,不仅充电速度极慢,还会因电流电压不达标损伤手机电池。
充电习惯有讲究,边充边用雪上加霜
很多车主在车载充电时还有不良习惯,比如边充电边使用手机。一边充电一边打电话、玩游戏、看视频等高耗电操作,会使手机电池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此时,手机既要接收充电电流,又要为各种功能供电,电池负担过重,发热现象更为严重,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极大地加速了电池的老化,进一步降低了电池的耐用性。
专家建议:谨慎选择,规范使用
针对车载充电导致手机电池不耐用的问题,相关专家建议,车主在选择车载充电器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带有过载保护功能的产品,并且输出电流最好在 1A 以上。同时,尽量避免在汽车启动前插入车载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拔下并妥善保管。在充电过程中,应避免边充边用手机,减少电池损耗。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用手机原装充电器进行充电,以保障手机电池的健康。毕竟,车载充电只是应急之选,规范使用才能让手机电池 “寿命长久”,为我们的出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