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身体衰老的 3 个睡眠信号,符合一个就要警惕了

“以前熬到凌晨都精神,现在不到十点就困得睁不开眼。” 生活中,不少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其实这可能不只是简单的 “熬不动了”,或许是身体衰老发出的睡眠信号。睡眠状态与身体衰老息息相关,当睡觉时出现这 3 个变化,就要当心了。

第一个信号是入睡时间显著提前。曾经的 “夜猫子”,如今一到晚上就困意满满,这是上了年纪后生物钟悄然偏移的表现。研究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常常在晚上 8 – 9 点开始犯困,凌晨 4 – 5 点就自然醒来。这背后的原因与人体内掌管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密切相关,老年人的褪黑激素分泌高峰比年轻人早 1 – 2 小时,核心体温最低点也前移,使得他们的 “睡觉困点” 比年轻人早。

第二个信号是 “碎片化睡眠” 增多。夜里频繁被轻微声响惊醒,或是无明显原因醒来后难以快速入睡,睡眠像被切割成一段段碎片,这也是身体衰老的常见表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核心原因是大脑中 Hcrt 神经元过度兴奋,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大脑中的 Hcrt 神经元更容易被触发,进而导致 “碎片化睡眠”。

第三个信号是深度睡眠大幅减少。年纪大了感觉睡眠变浅,睡得不沉,稍有动静就醒,或整夜似睡非睡,这些都是深度睡眠减少的体现。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时间会显著减少,较浅的睡眠取而代之。深度睡眠的占比可能从青年时期(16 – 25 岁)的 18.9%,下降到中年时期(36 – 50 岁)的 3.4%。而深度睡眠是身体的 “黄金修复期”,它的流失会削弱身体夜间修复能力,与日间疲惫、认知功能减退(如记忆力变差)等密切相关,也是衰老的重要标志。

规律优质的睡眠能有效抵抗衰老,与睡眠习惯规律的人相比,入睡时间不规律、工作日与周末睡眠差异大的人,身体年龄平均衰老 9 个月。想要提升睡眠质量,不妨试试这 6 个方法。

可以做 3 个助眠运动,睡前运动几分钟,能多睡半小时。比如深蹲,模仿坐椅子的动作,膝盖不超过脚尖;提踵,站立抬起后脚跟,使小腿肌肉收缩,再慢慢放下;提膝展髋,站立时抬高膝盖,直腿伸展髋关节。每次做 3 分钟,每隔 30 分钟进行一次,可使当晚睡眠时间延长近 30 分钟。但要注意,睡前运动别太猛,若运动结束时间在睡前 6 小时内,强度越高可能越难入睡,睡眠也会更短、质量更差。

穿上袜子睡觉也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研究显示,与不穿袜子睡觉的人相比,穿袜子睡觉的人入睡时间缩短 7.5 分钟,睡眠期间醒来次数少了 7.5 倍,总睡眠时长平均延长 32 分钟,睡眠效率提高 7.6%。这主要是因为穿袜子能保持小腿和脚的温度,为睡眠营造舒适温暖的环境。

睡前放下手机也很关键,睡前刷 8 分钟手机,大脑会持续兴奋 1 小时。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提高警觉性,导致入睡时间增长,影响睡眠。

睡前 1 – 2 小时洗澡,能利用人体体温节律促进睡眠。洗完澡后,在凉爽环境中,身体加速散热,核心体温迅速下降,这会向大脑发出 “该睡觉了” 的信号,还有助于褪黑激素分泌。

睡前按揉有助于睡眠的穴位,以及睡前 1 小时用温水泡脚,都能改善睡眠。泡脚时要注意水温 40℃左右、时长不超过 20 分钟、水位高于脚踝 10 厘米,这样效果最佳。

睡眠是身体的 “晴雨表”,当出现上述睡眠信号时,别大意。通过改善睡眠习惯,提升睡眠质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身体衰老,保持健康活力。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安稳好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修复与滋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