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敲响警钟!给孩子选用品,这几点 “避坑指南” 家长必看

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曝光后,家长们对儿童用品的安全性忧心忡忡。铅作为一种对人体毫无益处的元素,一旦进入孩子体内,会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对铅的吸收率更高,危害也更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为孩子选择无铅毒的儿童用品?又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要选对儿童用品,首先得弄明白一个关键概念 ——“可迁移铅”。它指的是在接触水、酸性物质或人体汗液等特定条件下,能从产品材料中释放出来并可能被人体吸收的铅元素,这才是衡量产品安全性的核心指标。我国《玩具安全》GB 6675 系列标准和《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 21027-2020 中,对可迁移铅的量有严格限制,比如彩泥、指画颜料需低于 25mg/kg,其他文具、玩具需低于 90mg/kg。这意味着,即使产品总铅含量较高,但只要可迁移铅达标,对孩子健康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在选购儿童用品时,有三个要点必须牢记。第一,查看产品认证。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包装上通常会有详细的成分表、执行标准和认证标识,像中国的 “CCC” 认证、美国的 ASTM F963 标准,都对铅含量有明确要求。尤其是颜料、文具、餐具等与孩子密切接触的用品,更要仔细核对。小作坊生产的颜料,可溶性铅含量可能高达 37050mg/kg,远超标准,务必警惕。

第二,优先选择知名品牌。知名品牌往往有更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生产标准可能高于国家标准,虽然价格稍高,但安全性更有保障。相比之下,小品牌或三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风险极大。

第三,关注材料和工艺。餐具可选食品级硅胶,避免含铅的陶瓷、水晶制品;玩具优先选实木、天然橡胶材质,表面无漆或用水性漆;文具要检查边角是否光滑、拼接处是否牢固;彩色蜡笔、颜料尽量选颜色自然、无刺鼻气味的。

除了选购,日常生活中的防护也至关重要。要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饭前,防止手上的铅尘进入体内;勤剪指甲,避免指甲缝藏匿铅尘;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和用品,清洁家中灰尘。选购儿童餐具时,避开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不给孩子吃老式爆米花机爆的食品、不明铁桶烤制的红薯等含铅较高的食物;不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为孩子调制奶粉或烹饪。

铅中毒事件的发生,也呼吁相关部门建立更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公开透明的监督体系。作为家长,我们无法奢望孩子生活在完全无铅的世界,但可以通过科学的选择和防护,为他们筑起一道安全防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铅毒的侵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