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6 日深夜的阳江某商场,五楼真人 CS 场馆的枪声还在模拟音效中回荡,18 岁的小付却永远停在了这场青春的游戏里。当母亲赵女士在微信里收到儿子 “游戏还没结束” 的回复时,绝不会想到几分钟后传来的竟是坠楼的噩耗。这个刚成年的四川男孩,在与同学的欢笑声中翻越帆布围挡,以为背后是坚实的墙壁,最终却坠入了五楼之下的黑暗。如今,140 万元的索赔诉求悬在空中,而涉事场馆早已挂上 “暂停营业” 的标识,留给世人的是关于娱乐安全的沉重叩问。

这场悲剧的细节仍在调查中,但赵女士的哭诉揭开了场馆安全的隐忧。“广告布围起来的墙根本不是真墙”,这位母亲捧着儿子的照片反复呢喃。据她回忆,事发场馆利用商场五楼的开放区域搭建,四周仅用蓝色帆布围挡隔离,既没有实体墙壁的防护,也未见醒目的警示标语。小付和同学进场时,商家未进行任何安全培训,甚至没告知围挡外侧就是悬空的商场天井。“孩子们在黑暗中奔跑射击,谁会注意到那层布后面是深渊?” 赵女士的质问在空荡荡的商场走廊里格外刺耳。
涉事的真人 CS 场馆今年 5 月才刚开业,正值暑期学生消费热潮。记者走访发现,这类依托商场闲置空间打造的 “沉浸式娱乐场馆” 近年在多地兴起,其低成本的帆布围挡、昏暗的灯光设计,既能营造游戏氛围,又能快速扩张经营。但一位从事场馆安全检测的工程师坦言,这类临时搭建的场地普遍存在隐患:“帆布围挡抗冲击力不足,灯光过暗影响环境判断,加上游戏中玩家注意力高度集中,极易发生意外。”
家属与商家的协商陷入僵局。赵女士出示的转账记录显示,商家仅在事发后支付了 3600 元抢救费,此后便再无回应。记者多次拨打商家预留电话均无人接听,美团等平台上该场馆已悄然标注 “暂停营业”。当地街道办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警方已调取场馆监控,但因射击游戏区域灯光昏暗,关键画面清晰度有限,事故责任认定仍需时日。“140 万索赔包括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等,是律师根据相关标准计算的,但商家方面始终没有明确态度。” 赵女士的代理律师表示,协商不成将启动诉讼程序。
这场悲剧在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有网友翻出该场馆此前的宣传视频:画面中玩家在闪烁的激光灯下追逐,背景里的帆布围挡被特效处理成 “砖墙”,完全看不出悬空隐患。“这不是误导消费者吗?” 类似质疑声浪不断。曾体验过该场馆的市民李先生回忆:“进场时没人提醒安全须知,护具只有简单的马甲,连安全员都没看到几个。”
业内人士指出,真人 CS、密室逃脱等新兴娱乐业态的安全监管仍存在盲区。现行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对这类临时场馆的消防、防护标准缺乏明确规定,多依赖商家自律。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专家王浩建议:“应尽快出台专项规范,要求高楼层娱乐场馆必须设置实体防护栏,配备专职安全员,游戏前强制进行安全告知。”
如今阳江的这场雨,冲刷着商场外的台阶,却洗不掉家属的伤痛。小付的同学在接受警方询问时仍难掩颤抖:“我们以为那是布景墙,他就坐在上面往后一靠……” 这个本可避免的悲剧,像一面镜子照出行业扩张中的安全短板。当 “沉浸式体验” 变成 “致命陷阱”,需要警醒的不仅是某家停业的场馆,更是整个快速发展的娱乐行业 —— 毕竟,所有的欢乐都不该以生命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