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年轮》,让曾经关系不错的汪苏泷和张碧晨陷入 “原唱之争”,从昔日好友到公开互撕,这场风波不仅引爆热搜,更将娱乐圈那层 “塑料友情” 的遮羞布彻底撕碎。说到底,在利益的天平上,所谓的情谊似乎终究不堪一击。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网红 “旺仔小乔” 四年前的一段直播言论。她在直播中称《年轮》的原唱只有张碧晨,还坚定表示 “认定的东西不是错的就不会改”。这番话起初在汪苏泷粉丝群体中引发热议,随后张碧晨粉丝也加入战局,双方就 “原唱” 身份争论不休。
事实上,《年轮》是汪苏泷为《花千骨》创作的歌曲,2015 年 6 月 15 日,张碧晨演唱的版本作为电视剧插曲率先上线;半个月后,汪苏泷的男声版本以单曲形式上架。从时间线来看,张碧晨的版本确为首次公开,但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也推出了自己的演唱版本。
随着舆论发酵,汪苏泷发布声明称《年轮》是双原唱,却未得到张碧晨方面认可。7 月 25 日凌晨,汪苏泷声明收回演唱版权,呼吁大家关注音乐本身。然而两小时后,张碧晨团队强硬回应,称其为 “唯一原唱”,还搬出《著作权法》,强调 “原唱” 指首次公开发行或表演的歌手,且合同中无 “双原唱” 约定。
这一硬刚操作让局势彻底失控。汪苏泷所在公司老板李思睿发声表示无奈,称创作之初就明确男女版本同时存在,最终只能让 “《年轮》回家”,这意味着张碧晨自此无权再演唱这首代表作。
令人唏嘘的是,两人曾关系融洽。张碧晨曾在演唱会上透露,汪苏泷同意她免费演唱《年轮》;去年她开演唱会,独唱的汪苏泷创作的《月》,也未收取版权费。可如今,为了 “原唱” 头衔,双方却撕破脸皮。
背后的深层原因,离不开利益二字。《年轮》作为《花千骨》的热门插曲,传唱度极高,“原唱” 身份背后涉及的版权收益、商业价值等,都是实打实的利益。汪苏泷曾因版权问题吃过亏,早年他和徐良的歌曲版权被唱片公司高价卖给第三方,为此打了三年多官司,公司也一度亏损。或许正因如此,他在版权问题上格外谨慎,此次维权到底,也是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而对张碧晨来说,《年轮》是其代表作之一,“原唱” 身份对她的演艺生涯和商业价值至关重要。团队选择硬刚,也是为了守住这一标签带来的利益。
专业法律人士分析,根据《著作权法》,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享有著作权,包括署名权、修改权等。“原唱” 是否等同于 “首唱” 存在争议,但无论如何,这场争执早已超出音乐本身,演变成一场利益的博弈。
曾经的友好互动仿佛还在昨日,如今却为 “原唱” 头衔公开互撕,《年轮》之争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圈的现实:在利益面前,所谓的友情或许真的不堪一击。这场风波最终以汪苏泷收回版权、张碧晨无权再演唱告终,可留在大众心中的,却是对娱乐圈塑料情谊的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