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AI 芯片独角兽 Groq 融资 43 亿,估值飙升至 430 亿背后的风云变幻

在 AI 芯片领域的激烈竞争中,一则重磅消息如平地惊雷,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美国 AI 芯片独角兽 Groq,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资本浪潮中崛起,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其即将斩获 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3 亿元)的巨额新融资,估值更是一举跃升至约 6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31 亿元),这一飞跃式发展无疑为 AI 芯片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Groq,这家 2016 年由前谷歌 TPU 创始成员创立的公司,凭借在 AI 推理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早已在行业内崭露头角。去年 8 月,在贝莱德基金、思科、三星等一众投资巨头的加持下,它成功筹集了 6.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6 亿元),彼时 2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05 亿元)的估值已然令人侧目。而此次新融资规模远超预期,不仅让其总现金流突破 2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4 亿元),估值更是实现翻番,堪称一场资本盛宴。

本轮融资由风险投资公司 Disruptive 强势领投,该公司已为这笔交易豪掷超过 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2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沙特阿拉伯 AI 公司 Humain 也在考虑参与其中,部分资金承诺将通过 Groq 与 Humain 之间的收入分成协议实现,Humain 将助力 Groq 在沙特拓展服务市场。

然而,在这场资本狂欢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调整。Groq 大幅下调了向投资者提供的业绩预期,原本预计 2025 年营收超过 2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4 亿元),如今已降至 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6 亿元),下调幅度高达 1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8 亿元)。公司方面称,这主要是由于计划安装更多芯片的地区数据中心容量不足,部分收入预测不得不顺延至 2026 年。但这一调整也暗示了 Groq 在市场拓展中面临的挑战,在竞争激烈的 AI 芯片市场,确保数据中心空间与客户需求匹配并非易事。

回顾 Groq 的发展历程,其成长速度令人惊叹。财务文件显示,去年它的收入为 9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6 亿元),而近期告知投资者的消息则显示,2026 年其收入预计将飙升至近 1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86 亿元),2027 年更是有望突破 1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36 亿元),主要得益于直接向其他公司销售硬件。Groq 与沙特达成的 15 亿美元协议,虽未详细披露具体内容,但预计今年将从包括沙特在内的大型合作伙伴处获得近 4.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4 亿元)收入,未来两年内,这些合作伙伴带来的收入总额预计可达 3.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3 亿元)。

除了传统的硬件销售,Groq 还积极布局云业务。尽管目前云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今年收入预计超 4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9 亿元),支出略高于 64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6 亿元),但 Groq 信心满满,预计明年云服务将实现营业利润,收入接近 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 亿元),支出超 1.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2 亿元)。为拓展云服务,Groq 去年收购了相关初创公司,引入专业人才负责财务等多项职能,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版图。

在 AI 芯片市场,Groq 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英伟达凭借其强大的生态系统和广泛的市场份额,市值已突破 4 万亿美元,仅第一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就高达 39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806 亿元),同比增长 73%。Groq 与 Cerebras、SambaNova Systems 等美国 AI 芯片独角兽,正试图以自研芯片及软件打破英伟达的垄断,从其手中分食市场份额,这场战斗注定艰苦卓绝。

Groq 此次巨额融资与估值飙升,无疑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但在市场竞争、营收预期调整等诸多挑战面前,它能否凭借技术优势与资本助力,在 AI 芯片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 AI 芯片独角兽 Groq 即将获 6 亿美元新融资,估值达 60 亿美元。其由前谷歌 TPU 创始成员创立,此前已获多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Disruptive 领投,Humain 或参与。Groq 虽下调 2025 年营收预期,但预计 2026 – 2027 年收入将大幅增长。其云业务目前亏损,预计明年盈利。在竞争激烈的 AI 芯片市场,Groq 正与英伟达等巨头展开激烈角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