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觉越来越少了。” 这是许多老年人常挂在嘴边的话。确实,老年人失眠现象十分普遍,而失眠往往又与各种健康问题相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最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关联:对于 60 岁及以上的失眠老年人来说,一旦受到炎症刺激,其抑郁情绪的反应强度会达到无失眠者的三倍以上,且这种不良情绪会持续更久。这一发现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为老年人心理健康保护敲响了警钟。

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揭示惊人关联
为探究失眠、炎症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双盲、平行条件、随机临床试验。该试验在 2017-2022 年间于洛杉矶的一个研究中心进行,共招募了 160 名 60 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参与者,其中 53 人存在失眠障碍,107 人无失眠,且所有参与者均无临床诊断的抑郁症。参与者平均年龄为 65.9 岁,女性占比 52.5%。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按 1:1 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内毒素组和安慰剂组。内毒素来自大肠杆菌,可诱导短期的炎症反应,以此模拟人体遭遇感染等情况时的炎症状态。试验的主要结局是抑郁情绪的发展,通过自报告和情绪状态概况量表 – 抑郁分量表(POMS-D)进行评估,该量表按 0(几乎没有)到 4(非常地)对抑郁情绪相关词条量化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绪越严重。次要结局包括使用其他抑郁评估量表的补充评估,以及炎症因子白介素 –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循环水平。
试验结果:失眠老人对炎症的抑郁反应更强烈
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注射内毒素的组别炎症因子 IL-6 和 TNF 水平显著升高,这表明炎症被成功诱导。在抑郁情绪反应方面,内毒素组的 POMS-D 评分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其中失眠参与者的反应尤为强烈。注射内毒素后,失眠者的 POMS-D 评分上升幅度是无失眠对照组的 3 倍以上,且这种抑郁情绪在失眠组中持续超过 6 小时,而对照组仅出现短暂波动,自报告结果与量表评定结果一致。
次要结局评估也得出相似结论:在內毒素刺激下,失眠组的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排除失眠部分)评分均显著增加,达到轻度抑郁范围,而对照组仅有轻微增加且不显著。同时,失眠组的社交疏离和快感缺失等抑郁相关症状也更为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失眠组与对照组在內毒素刺激后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但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失眠者并非因炎症反应更强而产生更严重的抑郁情绪,而是失眠本身使他们对炎症的 “抑郁易感” 性更高。探索性分析也证实,失眠组的 POMS-D 评分与炎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对照组则无此关联。
给老年人及其照护者的重要提醒
这项研究首次为失眠老年人在经历炎症暴露后具有独特的抑郁症状易感性提供了科学证据,揭示了失眠、炎症和抑郁之间的机制性关联。这意味着,对于失眠的老年人来说,炎症事件如感染、疫苗接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等,都可能成为诱发抑郁情绪的风险因素。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失眠老年人的关注。照护者要多留意他们在遭遇炎症相关情况后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抑郁情绪苗头,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老年人自身也应重视失眠问题,积极改善睡眠状况,如保持规律作息、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适当进行运动等。同时,积极控制慢性炎症性疾病,减少炎症刺激,也有助于降低抑郁风险。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表明,60 岁及以上的失眠老年人在受到炎症刺激时,抑郁情绪反应强度是无失眠者的三倍以上,且持续时间更长。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失眠老年人是抑郁情绪的易感人群,炎症事件可能加剧其抑郁风险。未来,还需更多研究深入探索其中的具体机制,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而当下,关注失眠老人的睡眠与情绪健康,及时采取措施,对维护其心理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