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的浩瀚海洋中,每一周都有新的发现和突破如璀璨星辰般闪耀。本周的《自然》简报精选了多个热点科研事件,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跨越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盛宴,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些科研成果背后的奇妙世界。

新冠和流感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竟可能成为癌症的“唤醒者”。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病毒或流感的小鼠,其体内休眠的癌细胞有被唤醒的风险。呼吸系统疾病会触发白细胞介素 – 6免疫分子的释放,虽然这种“唤醒”时间短暂,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却增加了未来癌症复兴的危险。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呼吸系统健康与癌症预防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过敏反应一直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而过敏原在呼吸道细胞上打孔的机制被揭开。链格孢菌造成的过敏,是其所含的两种蛋白质在鼻腔、咽喉和肺部内壁细胞膜上形成孔隙,使钙离子进入细胞,触发免疫反应,引发打喷嚏、咳嗽等症状。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过敏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细胞是否具有“学习”能力一直是科学界探讨的话题。受早期实验启发,科学家研究发现从黏菌到人类肾脏细胞等细胞都具有“学习”能力,细胞内的化学模式可以构成某种形式的记忆。尽管这一结果还难以获得更广泛接受,但它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在艾滋病治疗领域,mRNA疫苗带来了新的希望。两款使用mRNA技术的候选疫苗可引发对HIV的有力免疫反应。在一项小规模试验中,约80%的受试者在接种任一疫苗三剂后产生了抗体,可以阻止病毒蛋白质进入细胞。这一成果为HIV的治疗和预防带来了新的思路。
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超加工食品让减肥变得更难。一项为期四周的试验表明,遵循超加工食品饮食的参与者平均减重是低加工食品饮食参与者的不到一半,且超加工食品对身体成分的影响较小。这提醒我们在减肥过程中,要谨慎选择食物。
海洋生态方面,“海星消融病”的真凶被找到,是一种名为Vibrio pectenicida的细菌。但变暖的海水可能会导致细菌传播速度加快,给海洋生态保护带来挑战。
科技领域,谷歌发布的AI模型可充当“虚拟卫星”,整合数万亿个观测数据,追踪全球陆地和浅水地区的变化。然而,其测试模型的信息公布和地图验证问题也引发了关注。
植物学上,土豆和番茄竟是“一家亲”。约900万年前,土豆和番茄可能发生杂交,产生的杂交品种拥有了块茎生长所必需的基因。
本周的《自然》简报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科研成果,从疾病防治到生命奥秘,从饮食健康到海洋生态,从科技应用到植物进化。这些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的知识边界,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让我们持续关注科学的发展,期待更多科研成果为人类带来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