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微波加热塑料容器,3分钟释放数十亿颗粒危害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图方便,常常会直接把塑料食品容器放进微波炉加热食物。然而,一项由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开展并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揭示了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研究发现,某些塑料容器在仅仅3分钟的微波加热下,每平方厘米就可能释放出超过20亿个纳米塑料颗粒和400万个微塑料颗粒。这些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微粒,会悄无声息地进入我们吃的食物中,进而被人体摄入。
该研究通过实验室体外实验,观察到了令人忧心的现象。暴露在这些塑料颗粒下的人类胚胎肾细胞(HEK293T),在短短两天内约有75%的细胞死亡。在1000微克/毫升的浓度下,经过48小时和72小时的暴露,分别有76.70%和77.18%的细胞死亡。这充分表明这些塑料颗粒可能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而且它们更容易穿透细胞。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经过处理的细胞大部分已经死亡,只剩下少数细胞团。
其实,塑料微粒的释放并非只在微波加热时发生。研究显示,即便是在室温或冷藏条件下储存食物,塑料容器在六个月内也可能释放出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研究使用了美国FDA批准的两种塑料类型,并用去离子水或模拟食物酸度的3%乙酸进行实验。在冷藏条件下与水接触时,某些容器每平方厘米可释放数万至数十万微塑料,以及数千万纳米塑料。而室温储存通常会比冷藏释放更多颗粒,高温储存则释放更多。微波加热释放量最高,是因为水解、热降解和紫外线辐射降解同时发生。
塑料的类型和食物的酸度也会对颗粒的释放量产生影响。聚乙烯基的食品袋比聚丙烯基的塑料容器释放更多的颗粒,这可能与其较低的耐热性有关。此外,酸性环境可能会加速塑料的水解分解,从而增加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释放。通过拉曼光谱分析,研究人员确认了容器1和容器2释放的颗粒是聚丙烯,而食品袋的材料是聚乙烯。释放的微塑料尺寸大多在1 – 14微米之间,纳米塑料大多在10 – 100纳米之间。
研究还通过模型估算了婴儿和幼儿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每日摄入量(EDI)。婴儿饮用微波加热的水,每日摄入量最高可达20.3纳克/公斤体重;幼儿食用聚丙烯容器中微波加热的乳制品,每日摄入量最高可达22.1纳克/公斤体重。这主要是由于微波加热导致塑料颗粒释放量高,以及婴儿对水和幼儿对乳制品的摄入量相对较高。
塑料颗粒进入人体后,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它们可能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影响生殖和发育功能;还可能携带有害物质,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就像我们关注食物的热量、糖分和营养成分一样,了解食物中塑料颗粒的数量同样重要。下次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一定要看看手中拿的是不是塑料制品,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尽量避免用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加热食物,选择更安全的加热方式和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