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因颈部突然长出的肿块而担忧?或是被反复不退的高烧折磨得心烦意乱?又或者在不经意间发现体重莫名下降,皮肤瘙痒难耐?别以为这些只是小毛病,它们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的 “求救信号”,背后隐藏的或许是癌症的威胁,尤其是善于 “伪装” 的淋巴瘤。作为全球增长迅猛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已悄然困扰着超 300 万患者,2022 年我国新增患者就超 8.5 万人。今天,就让我们揭开它的 “神秘面纱”,了解那些可能预示癌症的危险信号。

淋巴瘤:一经确诊即为恶性,“伪装术” 堪称一绝
淋巴结作为人体的 “免疫哨兵”,在身体遭遇炎症时,往往会肿大 “奋起抵抗”。比如感冒、扁桃体发炎时,附近淋巴结会因免疫系统 “活跃” 而变大,炎症消退后又会恢复正常。然而,当淋巴细胞发生突变、异常增殖并聚集在淋巴结等部位时,淋巴瘤就可能悄然来袭。与其他肿瘤不同,淋巴瘤无需区分良恶性,一经确诊就是恶性肿瘤。更棘手的是,它常常 “隐藏” 在一些看似普通的症状背后,临床表现极具迷惑性,让人难以察觉,从而延误最佳诊疗时机。
六大早期信号,助你揪出隐匿的淋巴瘤
尽管淋巴瘤善于伪装,但早期仍会露出 “蛛丝马迹”,掌握这些关键信号,就能在与它的 “较量” 中抢占先机:
-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出现大豆大小、中等硬度的肿块,按压无痛感,且逐渐变大。这是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现之一,肿大的淋巴结早期可活动,后期可能粘连融合。
- 体重明显下降:短时间内(如半年内)体重不明原因下降 10% 左右,排除减肥、节食等因素后,需高度警惕肿瘤消耗导致的体重减轻。
- 反复发热: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可能是低热持续不退,也可能是高热反复无常,且抗感染、退热治疗效果不佳。这是因为肿瘤细胞释放的物质或引发的免疫反应影响了体温调节。
- 盗汗:午休或夜间睡眠时出汗严重,常湿透内衣。盗汗可能与肿瘤代谢异常,干扰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有关。
- 皮肤瘙痒:身体某个部位或全身出现莫名瘙痒,且难以用皮肤病等常规原因解释。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所致。
- 不明原因的疼痛:脑部、胸部、腹部等部位出现疼痛,可能是肿大的淋巴结压迫周围组织、神经引起,比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导致胸痛、呼吸困难;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压迫输尿管,引发腹部、腰部疼痛。
简单自查,为健康把关
察觉到身体异常后,学会自查淋巴结至关重要。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轻轻贴在体表,按顺序触摸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感受淋巴结大小、质地、界限及有无压痛。注意不要反复掐捏,以免误将正常皮下组织当作肿大淋巴结。若发现淋巴结肿大,且伴有反复发热、体重快速下降等症状,持续半个月以上,应立即前往血液科或普通外科就诊。
淋巴瘤并非绝症,治疗迎来新曙光
许多人谈 “癌” 色变,但淋巴瘤在恶性肿瘤中治疗效果相对较好。随着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以及 CAR – T 细胞治疗等技术的进步,为众多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不过,淋巴瘤亚型繁多,部分肿瘤细胞善于 “躲藏”,治疗中还可能出现 “继发耐药”,导致治愈率受限,如传统 CAR – T 疗法对淋巴瘤治愈率仅 30% – 40%。令人振奋的是,四川省肿瘤医院林桐榆教授团队公布的 “CAR – T 中国南方肿瘤(CSWOG)治疗方案”,采用 “四步疗法” 将难治复发淋巴瘤治愈率提升至 80% – 90%,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新闻总结
颈部异常、反复发烧、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不明原因疼痛,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可能是淋巴瘤等癌症发出的危险信号。淋巴瘤作为常见血液癌症,确诊即为恶性且症状隐匿。但通过关注早期六大信号,学会简单自查,能帮助我们尽早发现疾病。虽然淋巴瘤治疗曾面临诸多难题,但如今 “CAR – T 中国南方肿瘤(CSWOG)治疗方案” 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高了治愈率。日常生活中,若身体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为健康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