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河南鹿邑或许只是老子故里,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农业小城。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个看似平凡的小县城,却凭借着一把小小的化妆刷,在全球美妆市场“刷”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之地。

鹿邑,这座位于河南省周口市的小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它是伟大思想家老子的故乡,拥有“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等多张文化名片,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但曾经,这里和众多农业县一样,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不靠海、不沿边,一度靠着牛羊养殖等传统农业维持生计。
鹿邑化妆刷产业的崛起,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上世纪90年代,鹿邑凭借着丰富的动物资源和传统的尾毛加工基础,从为日韩企业代工尾毛开始,逐渐涉足化妆刷领域。一位村办教师偶然发现老家被当成废品的羊毛能高价卖给尾毛厂,从此开启了鹿邑尾毛加工的先河。随后,一批懂尾毛加工的农民开始创业,手工尾毛加工在张店乡遍地开花,鹿邑逐渐成为“中国尾毛之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鹿邑尾毛企业遭遇重创,但这也成为了产业转型的契机。2015年,鹿县政府推出“引凤还巢”政策,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许多在深圳打拼的鹿邑人把技术和订单带回老家,鹿邑的化妆刷产业进入了新阶段。政府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产业集聚区,制定省级标准,吸引众多企业家和个体户回乡创业。
如今,鹿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刷生产基地,化妆刷产业占全国50%,有150多家相关企业、1000多个经营主体,年产值接近13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3万人,年产中高档刷具1.5亿套,出口额近3亿美元。香奈儿、雅诗兰黛、欧莱雅、宝洁等国际品牌的刷子,都在鹿邑生产、贴标后发往全球。这里不仅有“初茵”“蔻莲娜”等63个自主品牌,还生产美妆蛋、假睫毛等化妆品,朝着“化妆工具之城”迈进。
鹿邑的成功,不仅在于产业的发展,更在于其背后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政府提出“看得到、听得懂、谈得拢、帮得上、理得清、撇得清”的服务理念,发布《化妆刷》省级地方标准,设立产业提质升级办公室,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迈进。而鹿邑人民敢闯敢干、团结坚持的精神,也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鹿邑的故事,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凭借特色产业实现经济腾飞的生动范例。它告诉我们,即使没有区位优势和资源红利,只要抓住机会、不断学习、抱团成长,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把小小的化妆刷,不仅刷出了鹿邑的产业之路,也改变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成为鹿邑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