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基金“失血”:王牌基金经理出走背后的人才与规模困境》​​

在基金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宝盈基金近日再掀波澜。9月12日,原宝盈基金百亿级权益基金经理杨思亮正式入职易方达基金的消息引发关注,8月29日他在宝盈基金的从业状态已显示注销。这位在熊市中崛起、管理规模曾超115亿元的明星基金经理,完成了从中小基金公司到行业头部的“跃迁”,而他的离开,不过是宝盈基金近年来人才流失的又一例证,也折射出这家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名将“转场”:杨思亮的离职与行业流动

杨思亮的离职并非毫无征兆。他自2015年4月加入宝盈基金,从研究员逐步晋升为核心人物,代表产品宝盈消费主题混合任职回报达156.84%,近三年跑赢业绩基准超10个百分点。2024年其管理规模一度突破115亿元,成为宝盈基金旗下唯一的百亿权益基金经理。然而,2025年8月开始,他陆续卸任所管基金,直至全部离职,管理规模也在2025年二季度骤降30亿元。市场传言称他与管理层在薪酬问题上未达成一致,尽管未获证实,但这一事件无疑对宝盈基金的人才稳定性产生了冲击。


二、连锁反应:宝盈基金的人事动荡

杨思亮的出走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5月,副总经理李俊因个人原因离任,市场条线空缺;8月,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邓栋离任6只债券类产品,削弱了固收领域竞争力;今年3月,固收基金经理卢贤海卸任多只产品后转至权益投资部门,这种跨条线转岗在业内较为少见。这些人事变动如同多米诺骨牌,反映出宝盈基金内部的不稳定。


三、双重挑战:产品线与规模的困境

人事动荡背后,是宝盈基金产品线与规模的双重挑战。截至2025年6月30日,宝盈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732.67亿元,固收业务占比超七成,权益类基金规模仅占26.91%,规模“偏科”严重。同时,旗下产品业绩分化,杨思亮管理的产品有超额收益,但多只产品陷入迷你基金困境,如宝盈祥琪混合规模仅35.49万元,成立以来回报率近乎垫底。此外,二股东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挂牌出售25%股权无人问津,也显示出市场对宝盈基金发展前景的担忧。


四、新生力量不足:投研传承的考验

宝盈基金现有18名基金经理中,一半以上任职年限不足三年,5名任职未满或刚满一年,处于“新手”阶段,而任职超过5年的仅剩2人。这种资深人才稀缺、新生力量经验不足的局面,给宝盈基金的投研传承与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考验。在行业两极分化加剧的趋势下,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宝盈基金面临着人才流失、规模受限、业绩分化等诸多问题。


总结:​

宝盈基金“王牌”基金经理杨思亮的离开,是公司人才流失的典型代表,背后反映出宝盈基金面临的诸多问题。人事动荡、产品线与规模的双重挑战以及新生力量不足,都考验着宝盈基金的投研传承与持续发展能力。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宝盈基金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避免陷入“黄埔军校”的魔咒,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否则,在中小基金公司普遍面临发展挑战的当下,宝盈基金的未来将充满不确定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