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行业的舞台上,一场巨头的重磅收购正悄然拉开帷幕。近日,总部位于上海的千亿半导体巨头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宣布将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的方式,收购其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芯北方”)49% 的少数股权。这一消息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中芯国际作为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的领导者,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此次收购的标的中芯北方,成立于 2013 年,是中芯国际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设立的 12 寸先进制程集成电路制造厂,拥有两条月产 3.5 万片的 300mm 生产线,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2024 年,中芯北方实现营业收入 129.79 亿元,净利润 16.8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 和 187%,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中芯国际此次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的行为,业内人士分析其背后有着多重战略考量。一方面,这是对盈利资产的收回,将直接增厚上市公司利润。中芯北方成立已超 10 年,产线早已折旧完毕或接近折旧期尾部,利润丰厚。若收购完成,中芯国际将持有中芯北方 100% 的股权,有望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另一方面,此次收购也满足了以大基金一期为代表的股东退出需求。大基金一期持有中芯北方 32% 的股权,是单一最大股东,目前已处于 “延展期”,具备强烈的合理退出需求。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次收购是半导体行业整合加速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国内半导体晶圆制造领域产业整合趋势显著,多家主流厂商如华虹半导体、芯联集成等都相继推出了重要收购计划。这种整合有助于半导体制造企业理顺股权结构和管理体系,降低内部协调成本,提升运营和决策效率。同时,将优质资产纳入上市公司体系,也能增强企业的资产质量和业务协同性,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中芯国际此次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也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应。在消息披露后,中芯国际的股价出现了波动,其增发价格对公司 A、H 股价上演了 “引力效应”。不过,从长期来看,此次收购对中芯国际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民生证券指出,此举主要考虑盈利资产收回,增厚上市公司利润的目标。随着中芯北方的全资并入,中芯国际的资产完整性和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将为其后续的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在国产 AI 芯片需求快速增长与端侧芯片本土化替代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中芯国际的此次收购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体现了中芯国际在半导体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也为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随着中芯国际对中芯北方的整合完成,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我们也期待着中芯国际能够在半导体领域继续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