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陵兰岛广袤的土地上,灰褐色的岩石裸露在消融的冰川边缘,被遗弃的冰屋残骸散落四周,与远处朦胧的冰川线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曾是因纽特人世代栖息的家园,承载着千年的狩猎文明与冰川记忆。然而,当气候变化的浪潮席卷而来,这座世界最大岛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变,在生存危机与全球资源争夺的漩涡中艰难寻找出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岛正以远超世界其他地区四倍的速度升温。自 1995 年以来,该岛气温上升约 1.5℃,80% 国土面积覆盖的冰盖加速融化。《自然》杂志研究显示,1985 – 2022 年期间,格陵兰岛冰盖累计损失达 1.14 万亿吨,融化的冰足以填满 5 亿个标准游泳池。冰盖消融带来的连锁反应,深刻冲击着当地生态与因纽特人的生活。海冰封冻期推迟、融化期提前,冰层变薄变脆,传统狩猎路线充满危险,捕猎季缩短致使猎物锐减,依赖狩猎的因纽特人文化濒临瓦解,狩猎犬数量也减少约 50%。渔业同样受海洋升温影响,鱼类种群分布改变,传统渔场面临转型压力。此外,冻土层退化导致地基沉降,大量民居与基础设施受损。
冰川消融在带来危机的同时,也让格陵兰岛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和潜在北极航道展露在世人面前,引发国际社会的觊觎。格陵兰岛拥有全球最古老的岩石,部分岩层年龄高达 38 亿年,稀土、黄金、钻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随着冰层融化,开采变得相对可行,这吸引了众多国家的目光。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达收购格陵兰岛的意愿,甚至不排除使用军事力量。美国的举动激起了格陵兰人的强烈不满,当地爆发大规模游行,民众高呼 “格陵兰属于格陵兰人民”,坚决反对将领土视为商品交易。同时,气候变暖使得北极新航道开发成为可能,未来格陵兰岛有望成为连接各大洲的关键节点,但因纽特人担忧航运发展会破坏海洋生态,希望参与航运规划。
面对内忧外患,格陵兰人展现出坚定的自主意识。2009 年,丹麦《自治法案》赋予格陵兰因纽特人自决权,当地在资源开发等领域拥有实质决策权。2024 年,格陵兰发布十年外交、安全与国防政策战略,强调自决权,致力于提升国际地位,推动与周边国家合作,反对北极军事化。格陵兰人深知,在大国博弈的局势下,他们既要守护家园、传承文化,又需在经济发展中寻求平衡。尽管实现独立面临诸多挑战,但他们渴望自主发声,在国际舞台上捍卫自身权益。
从千年狩猎文明的摇摇欲坠,到全球资源争夺的风口浪尖,格陵兰岛的命运正处于关键转折点。在冰川消融的不可逆趋势下,格陵兰人如何在生存危机与全球博弈中坚守自我、探索出路,不仅关乎这片土地的未来,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处理资源争端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