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首座唐人街旧址,百年仓库变身移民记忆的时空容器

在荷兰鹿特丹卡滕德雷赫特半岛,一座承载着百年沧桑的仓库悄然完成蜕变。这里曾是欧洲大陆首个唐人街的诞生地,见证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的艰辛足迹,也目睹过无数移民的离别与重逢。如今,这座 1923 年建成的庞大建筑化身为 Fenix 博物馆,以艺术为笔、以历史为墨,将跨越世纪的移民故事娓娓道来,成为鹿特丹文化版图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Fenix 博物馆所在建筑曾是荷美游轮公司全球最大仓库群之一,19 至 20 世纪间,数百万移民从这里的码头启程或抵达,驶向世界各地追寻新生活。这里不仅是物流枢纽,更承载着丰富多元的文化记忆 —— 欧洲大陆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在此兴起,红灯区的岁月也为其增添了别样色彩。随着城市社区更新,这座闲置的工业遗产在 Droom en Daad 基金会的推动下,摇身一变成为探讨移民主题的文化地标。

博物馆的建筑改造堪称一绝,由北京 MAD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马岩松操刀设计。他打造的 “龙卷风” 双螺旋阶梯,从地面盘旋直上屋顶观景台,仿佛升腾的气流,既象征着移民浪潮的涌动,又为访客带来俯瞰马斯河与城市风光的独特视角。这座极具现代感的结构与百年仓库的厚重历史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巧妙融合,成为鹿特丹的全新地标。这也是 MAD 建筑事务所在欧洲的首个文化项目,其创新设计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与艺术爱好者。

开馆展更是一场关于移民故事的视觉盛宴。“万向流转” 展览中,150 件古今藏品与鹿特丹市民捐赠的移民纪念品交相辉映。华裔艺术家本杰明・李用灯箱呈现 40 道餐点摄影,探讨饮食如何成为文化交融的桥梁;韩国艺术家蔡恩丽的装置《我们:风眼之中》,深入挖掘移民与时空的关系;而 2000 只捐赠行李箱构成的 “行李箱迷宫”,每一只都承载着不同国家、文化和个人的移民记忆,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跨越时空的迁徙之旅。“移民一家” 展览则以摄影作品为载体,跨越 120 年时光,汇集 55 个国家 136 位摄影师的 194 幅作品,生动展现移民群体的百态人生。

“移民故事是 Fenix 的灵魂所在。” 博物馆馆长安妮・克莱默斯表示。为了更好地讲述这些故事,博物馆还特别打造了名为 “Plein” 的室内公共空间 “市民中心”,免费向公众开放。这里鼓励鹿特丹的社区居民分享自己的故事,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鹿特丹港区的文化转型计划推进,荷兰国家摄影博物馆也将迁入附近的历史建筑,Fenix 博物馆将与周边文化机构展开更多合作,共同推动鹿特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从百年仓库到移民记忆的时空容器,Fenix 博物馆不仅实现了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更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展览,让移民文化得到了生动呈现。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艺术与人文共鸣,每一件展品、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人类在迁徙历程中的坚韧与希望,也让鹿特丹这座港口城市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