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热土烽烟起!中国大厂为何扎堆巴西 “抢滩” 本地生活?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互联网大厂的出海版图不断扩张。当国内本地生活市场竞争白热化,远在万里之外的巴西,正成为巨头们眼中的 “新战场”。今年以来,滴滴重启外卖业务、美团计划入驻、快手加码布局,一场围绕巴西本地生活市场的争夺战已然打响。这片南美热土究竟有何魔力,引得众多大厂争相 “抢滩”?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巨头齐聚,巴西成新 “战场”

早在 2018 年,滴滴便率先入局,以约 10 亿美元收购巴西本土打车平台 99 Taxi,借此快速打开市场。尽管 2023 年因当地外卖巨头的竞争策略,滴滴暂停外卖业务,但在今年 4 月,“99 Food” 以新品牌姿态强势回归,并计划投入 10 亿雷亚尔(约 12.79 亿元人民币)支持外卖事业。截至目前,滴滴在巴西已积累 5000 万活跃用户、70 万活跃骑手,服务覆盖 3300 多个城镇,两轮出行订单量突破 10 亿单。此次重启,滴滴将结合出行网络,让骑手实现 “送人、送货、送餐” 一体化服务。

紧随其后的是美团。5 月 12 日,美团 CEO 王兴与巴西总统卢拉会面并签署协议,宣布在未来几个月内将旗下外卖服务 Keeta 引入巴西市场,并计划 5 年内投入 10 亿美元。据悉,部分沙特 Keeta 员工已接到调往巴西的通知,美团 Keeta 总负责人仇广宇也已前往巴西办公。根据协议,Keeta 进入巴西后,将建设全国性即时配送网络,并为当地商户提供多样化的营销和运营工具。

快手同样将巴西视为重要市场。基于海外版 Kwai,快手已推出电商平台 “Kwai Shop”,并表示将通过组建本地化团队、支持文化活动等举措,以 “中国模式” 点亮巴西市场。此前,官方称 “Kwai Shop” 是巴西目前唯一全闭环内容电商平台,覆盖巴西全域 27 个州。

巴西市场,魅力何在?

巴西之所以成为大厂眼中的香饽饽,与其独特的市场优势密不可分。作为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互联网渗透率快速提升,4G 和 5G 网络的普及为数字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巴西人口结构年轻化,平均年龄约 33 岁,年轻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服务接受度高,尤其是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对外卖、网约车、移动支付的需求极为旺盛。

此外,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巴西的互联网行业仍处于 “跑马圈地” 阶段,本地生活市场尚未饱和,除了 Mercado Libre(美客多)之外,缺乏绝对垄断者。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外卖市场为例,尽管本地巨头 iFood 占据较大份额,但其服务集中在高收入地区,中小城市覆盖不足,传统订餐方式仍占较大比例,这为后来者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机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

然而,巴西市场虽然充满机遇,但也并非一片坦途。语言与文化差异、支付习惯、物流与税收等难题,都需要企业去一一攻克。此前,滴滴和 Uber Eats 在与 iFood 的竞争中都曾遭遇挫折,如何突破巨头的封锁,实现生态狙击,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难题。

不过,在新一轮出海浪潮中,中国企业已意识到 “本地化” 的重要性。无论是滴滴依托出行平台构建 “出行 + 外卖 + 支付” 模式,还是美团通过补贴和全时段服务形成错位竞争,都在积极探索本地化运营的路径。正如跨境电商从业人士所言,能否真正做好本地化,将成为企业在巴西市场成败的关键。

从中国互联网大厂扎堆巴西可以看出,在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企业出海正从简单的 “走出去” 向深度本地化转变。巴西本地生活市场的争夺战,不仅是一场商业竞争,更是中国企业探索全球化发展新路径的缩影。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这片南美热土上又将上演怎样的商业传奇,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