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房换新房,山东楼市 “焕新” 加速跑

在青岛台东步行街百米外,大红底色的 “以旧换新” 广告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引得路人频频驻足。谁能想到,这看似普通的广告牌,背后正掀起一场改变山东楼市格局的浪潮 —— 住房 “以旧换新” 政策在齐鲁大地加速落地,为购房者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全新机遇。

今年 5 月,山东住房 “以旧换新” 按下加速键。青岛率先支持国有平台公司参与,将收购的存量房用于保障房等;济南则拿出真金白银,补贴 “卖旧买新” 的购房者。从 2023 年起,全国超百城已推出类似政策,而山东的探索,正为激活楼市注入新动能。

在青岛的一处新建楼盘咨询处,工作人员介绍,自 “以旧换新” 政策推出后,楼盘到访量显著增加,每天超半数来访客户都在咨询相关政策。家住李沧区的于女士便是其中一员,她的 80 多平小三居因两个孩子的成长显得愈发拥挤,置换 120 平大三居的需求日益迫切。而政策带来的 “福利” 极具吸引力:国企按评估价收购旧房,还能享受 3 万元一次性财政补贴;若申请 100 万元贷款置换新房,每年可获 2% 贴息。截至 5 月底,青岛已收到市民申请参与住房 “以旧换新” 房屋 4500 余套,足见 “以小换大” 需求之旺盛。

目前,住房 “以旧换新” 主要有三种模式。青岛推行的以政府平台公司为主体的模式,此前在南京、无锡等地已有探索,其优势在于稳定二手房市场,减轻购房者经济负担;中介平台首创的 “优鲜卖” 模式,凭借渠道和房源优势,与购房者签订合同,助力改善群体快速 “卖旧买新”,大大提高房产经纪人卖房积极性;“购房补贴” 模式则由政府对出售自有住房并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个人或家庭给予补贴,鼓励 “以旧换新”。5 月 30 日,重庆和济南同时发布楼市 “以旧换新” 政策,重庆按住房面积段区分补贴,济南则以购房时间为依据,均展现出各地因地制宜的政策创新。

然而,作为新兴交易模式,住房 “以旧换新” 也面临诸多挑战。部分购房者对旧房评估价格存疑,担心价格不公。为此,青岛明确旧房由 3 家专业机构独立评估取中间值定价,保障价格公正透明,换房市民若不满意还可随时退出。同时,各地政策存在限定条件,如青岛对房龄、产权等有要求,济南对旧房位置、面积、总价等作出具体规定。淄博此前开展的相关活动,因旧房评估价值与成交价值偏差,导致企业参与度下降,陷入停滞状态,凸显出完善定价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的重要性。

今年,“好房子”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居民参与住房 “以旧换新”,本质上也是对 “好房子” 的追求。多位专家指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从 “有没有” 转向 “好不好”。要让住房 “以旧换新” 政策惠及更多百姓,需保证政策可持续性与执行透明度,及时公开回收房源和价格;同时要明确购房者需求,在满足需求基础上,激活新房和二手房市场。

山东住房 “以旧换新” 的加速推进,不仅是楼市政策的创新之举,更是满足居民高品质居住需求的积极探索。随着政策不断完善,这场楼市 “焕新” 行动有望为山东房地产市场注入持久活力,让更多老百姓住上 “好房子”,书写住房保障与市场发展共赢的新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