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重做防水:看似麻烦,实则有章可循

在家庭装修的众多环节中,卫生间防水可谓是重中之重。一旦防水出现问题,渗漏带来的不仅是自家生活的不便,如墙面发霉、地板变形,还可能引发邻里纠纷。那么,卫生间重做防水究竟麻不麻烦?让我们一探究竟。

当卫生间出现漏水迹象,如墙角水渍、楼下天花板渗水等,重新做防水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从整体工程角度看,卫生间重做防水确实涉及一系列复杂步骤,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按部就班,也并非想象中那般困难。

重做防水的第一步是精准查找漏水原因。是防水层自然老化破裂,还是管道连接处松动、破裂导致?不同原因对应不同的处理方式。专业人士建议,可通过观察渗漏位置、水流走向,必要时关闭水源一段时间,查看渗漏是否停止等方法判断。若漏水点集中在管道周边,大概率是管道问题;若地面、墙面大面积潮湿,则可能是防水层失效。确定原因后,才能 “对症下药”。

确定问题后,就进入拆除环节,这也是让许多人觉得麻烦的步骤。需拆除卫生间地面和墙面瓷砖,直至露出原始防水层。拆除过程要小心谨慎,避免对墙体、地面结构造成二次破坏。以北京的李女士为例,她在重做防水时,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破坏了卫生间下水管道,导致额外支出了一笔管道维修费用,还延长了工期。因此,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或人员至关重要。

拆除完成后,基层处理是关键。要将地面和墙面清理干净,确保无灰尘、油污、松散颗粒等杂质。若基层有裂缝、孔洞,需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裂缝较大时,还需先开槽,再用堵漏材料填充。这一步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只有基层牢固、平整,后续防水层才能有效附着,发挥防水作用。

接下来是防水施工环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水材料有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防水涂料施工相对简便,适合卫生间这种面积较小、形状不规则的空间。施工时,要按照产品说明,均匀涂刷,一般需涂刷 2 – 3 遍,每遍间隔时间根据产品特性而定,确保涂层厚度达到标准,形成完整、致密的防水膜。尤其要注意墙角、管道根部、地漏等易漏水部位,可在此处先铺设一层玻纤布或无纺布,增强防水效果。

防水施工完成后,闭水试验是检验防水效果的 “试金石”。将卫生间地漏堵住,门口用水泥砂浆筑起挡水坝,然后向卫生间内注水,水位高度保持在 2 – 3 厘米,持续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在此期间,需到楼下对应位置观察天花板是否有渗漏迹象。若发现渗漏,需及时查找原因,返工处理,直至闭水试验合格。

虽然卫生间重做防水步骤繁多,但只要做好规划,选择专业人员施工,使用合格材料,就能顺利完成,解决漏水隐患,让卫生间恢复干爽、安全的环境。无论是老旧房屋防水翻新,还是新房装修时对防水质量的提升,重视卫生间防水,就是为家庭生活品质保驾护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