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窑火燃新韵,瓷都青春正当时

在时光长河中,景德镇,这座承载着半部陶瓷史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辉。其千年的制瓷历史,是泥与火交织的传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动例证。从古代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到如今在新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景德镇正经历着一场由青春力量掀起的华丽蝶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2023 年 10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景德镇市考察调研,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对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深切关注与殷切期望,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景德镇未来发展的道路。总书记的话语,不仅是对景德镇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度赞誉,更是为这座城市在新时代如何传承与发展陶瓷文化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景德镇一系列遗产保护与活化项目成果斐然。御窑厂、陶溪川、陶阳里等地标性项目的建成,宛如一座座文化灯塔,吸引着无数年轻人奔赴而来。这些年轻人,带着对传统手工业的热爱与创新精神,成为景德镇城市风尚的引领者。他们让延续千年的古老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也让古老的陶瓷技艺在与现代创意的碰撞中,绽放出别样的青春光彩。

漫步在景德镇的街巷,陶溪川文创街区无疑是最具活力的地方。这里曾是老瓷厂的旧址,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的创意天堂。在陶溪川邑空间,来自全国各地的 “景漂” 们汇聚于此。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总入驻商户 28630 家,平均年龄仅 26 岁的数据,生动展现出这里的青春活力。这些年轻的创客们,在创作理念上大胆突破传统,将现代元素、个人情感融入陶瓷作品中。他们的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题材与风格,动漫形象、流行色彩、抽象艺术等元素纷纷融入其中,使陶瓷作品更贴近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在传播方式上,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创作心得、直播创作与销售过程,让陶瓷文化跨越地域限制,走进千家万户。在一家店铺前,挤满了选购陶瓷旋转摆件的年轻人,这些萌趣可爱的摆件,正是年轻店主菜小宁的原创作品。菜小宁表示,陶溪川对原创的大力支持和保护,让他和众多年轻创业者看到了希望,“在这里,大家卖的都是原创手作,这个城市充满了可能性。”

接地气的创意集市同样是景德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陶溪川创意集市、乐天集市、明清园集市等地,手工匠人云集,大学生们也热衷于在此摆摊。“95 后” 彭勋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景德镇创业。他从摆摊起步,如今在邑空间拥有了自己的店铺。他笑称自己是 “斜杠青年”,在陶瓷创作领域不断尝试新方向,从传统雕塑到现代雕塑,再到日用瓷设计。他表示,景德镇完备的制瓷产业链,大大降低了创业成本,激发了大家的创新创业活力。“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不断创新。这一年多来,来景德镇旅游的人明显增多,店铺销售额也翻了一倍多。” 彭勋兴奋地说。

除了文创街区和集市,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也在年轻人的推动下展现出新活力。景德镇富玉青花玲珑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雅婷,这位 1993 年出生的年轻非遗传承人,为了让玲珑瓷这一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付出了诸多努力。玲珑瓷工序繁琐,传世较少且规模化生产难度大。吕雅婷从跟着老师傅学 “配釉” 开始,经过上千次试验,成功配制出 “微晶翡翠玲珑釉” 和 “易清洗” 面釉,并申请了国家级发明专利。她还着眼年轻市场,推出 “陀螺杯” 等产品,通过改良设计和机器工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她的带领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生产单个品类扩展为拥有 4 个品牌,覆盖日用瓷、艺术瓷等全品类青花玲珑瓷的企业。

如今的景德镇,因年轻人的加入,陶瓷相关业态愈发丰富。古老的陶瓷文化在青春力量的接力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时代乐章。这座古老的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其 “古老又年轻” 的独特魅力,将 “千年瓷都” 这张靓丽名片越擦越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踏出坚实而有力的青春步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