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爸爸两个妈?英国诞生 8 名 “三亲婴儿”,争议与希望并存

“我的孩子有三个生物学父母?” 当这样的消息传来,不少人都会感到震惊。然而,这并非科幻情节,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英国在过去 5 年内,利用颇具争议的 “三亲婴儿技术” 诞生了 8 名婴儿,最大的已 2 岁多,最小的不满 5 个月,目前均未出现遗传病症状。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这 8 名婴幼儿包括 4 男 4 女,其中有一对同卵双胞胎。他们的 “生母” 卵子线粒体 DNA 都存在可能导致疾病的关键基因突变。线粒体 DNA 突变属于母系遗传,妈妈有问题,子女极易受到影响,目前已知有 200 多种疾病与之相关,严重者可致残致死,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比如患莱氏综合征的女性,即便诞下子女,孩子也可能因心肺损伤最终死于多器官衰竭。

为了让这些携带线粒体缺陷的女性能拥有健康的孩子,“三亲婴儿技术” 应运而生。英国此次采用的是 “原核移植” 技术:先让有线粒体缺陷的卵子和健康供体的卵子分别与丈夫的精子在体外授精,然后吸出前者受精卵的雌雄原核,将健康卵子受精后合子的雌雄原核去掉、保留细胞质,最后把前者的雌雄原核与后者的细胞质重组,发育成胚胎后植入子宫。这样,新生儿会拥有父母和另一名健康供体女性共 3 个人的 DNA,其中源自捐赠者的遗传物质约占 0.1%,不涉及主要的细胞核 DNA。

从结果来看,这 8 名 “三亲婴儿” 中,5 人的线粒体突变率低到测不出,另 3 人的突变率仅为 5%、12%、16%,都不足以诱发线粒体疾病。他们出生时的新生儿评分正常,发育符合预期,18 个月龄时的评估显示,5 人非常健康,3 人出现的一些小问题经治疗后也均有改善。

这一技术在英国获批已有十年,是全球首个经临床评估后成功应用该技术诞下多名健康孩子的案例,被视为遗传医学的一大里程碑,给许多受线粒体疾病困扰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就像凯特・提托的大女儿莉莉,因被查出线粒体缺陷,担心遗传给下一代,“三亲技术或是彻底打破遗传魔咒的唯一方法”。

不过,该技术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一些专家对其伦理问题和安全性、有效性提出质疑。有观点认为,这项技术高度类似克隆技术,可能让科学逼近红线,培育克隆人。还有研究显示,外来线粒体基因和原先的线粒体基因之间可能存在冲突,部分 DNA 可能出现 “逆转” 现象,即母亲线粒体基因的比例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最终 “三亲婴儿” 可能继承源自生母的大量线粒体基因,而且该技术还可能增加儿童对新型疾病的易感度。

目前,除英国外,墨西哥、乌克兰、希腊等国也有 “三亲婴儿” 降生的相关报道,澳大利亚也允许开展该试验,美国医学科学院则有明确指南和实验数据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复旦大学医学遗传研究院表示,线粒体替代疗法与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有本质区别,前者不存在 DNA 水平的改变,在全球范围需要有效监管和规范指导,进行长期观察评估。

英国研究团队表示,会对这些孩子密切随访至少 5 年,下一步还计划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的线粒体突变率,改善技术,如使用冻卵而非新鲜捐赠卵,缩短等待捐卵时间。“三亲婴儿技术” 究竟是打开了希望之门,还是潘多拉魔盒,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遗传疾病的治疗探索了一条新路径,也让我们对生命科学的伦理边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