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从早到晚不准喝;周末聚会,同单位人员不能超两人!” 当乡纪委书记在早会上宣布这条堪称 “史上最严” 的禁酒令时,会议室里此起彼伏的叹息声,让空气都仿佛染上了几分苦涩。从工作日全面禁酒,到周末聚餐人数设限、严禁接受宴请,这份覆盖公职人员全时段生活的 “戒酒令”,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基层干部群体中掀起轩然大波。

此次禁酒令的严苛程度,远超以往。工作日期间,公职人员不仅在上班时严禁饮酒,就连下班后直至次日上班前,都被列入 “禁酒时段”。纪委书记在会上强调:“别以为回家喝酒就没人管,万一第二天上班酒精检测不达标,照样严肃处理!” 而周末及节假日,虽然未完全禁止饮酒,但同样划出了 “红线”—— 公职人员不得与同一单位同事聚餐,聚餐人数不得超过两人,更严禁接受下级或业务关联部门宴请。此外,娱乐场所的打牌、唱歌、洗脚等消费行为,也被明令禁止。
这一规定的出台,让不少爱喝酒的公职人员直呼 “太严苛”。一位基层干部无奈地表示:“上了一周班,周末想和同事小聚放松一下,这下全泡汤了。难道连同事间正常的社交都不行了?” 然而,纪委书记在回应质疑时态度坚决:“酒桌上容易滋生腐败,也容易引发纪律问题。别想着出了事让领导说情,谁违反规定,谁就要承担后果!”
事实上,禁酒令的背后,是对公职人员纪律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因饮酒引发的工作失误、违纪违法案例时有发生,不仅损害公职人员形象,更影响政府公信力。此次禁酒令将监督范围延伸至 “八小时之外”,正是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因饮酒导致的纪律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当然,禁令之下也引发了新的思考:公职人员该如何在严守纪律的同时,实现合理的身心放松?对此,纪委书记也给出了建议:“节假日可以在家适度饮酒,邀请三五好友聚会,但要避免与工作相关人员接触。” 这意味着,公职人员需要更加谨慎地区分工作与生活,在享受私人时光时,时刻牢记纪律底线。
从 “酒桌文化” 到 “戒酒行动”,这场变革不仅是对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重塑,更是对社会风气的一次净化。当 “不喝不热闹,喝了惹是非” 成为共识,或许我们终将告别因酒而起的种种乱象,迎来更加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工作与生活氛围。这场禁酒风暴将如何改变基层生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