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唯一自拍照:两个赴死男孩的生死绝唱》

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定格了朝鲜战场上最动人的瞬间 —— 两个年轻的身影并肩而立,身后是硝烟弥漫的山岭,脸上带着未脱的稚气,眼神却透着赴死的决绝。这张被称为 “朝鲜战场唯一自拍照” 的影像背后,藏着 27 军《胜利报》记者孙佑杰与摄影搭档史云的生死约定,也映照着无数志愿军战士向死而生的勇气。

1951 年 4 月 21 日,27 军《胜利报》社长曲中一将一项特殊任务交给孙佑杰:第五次战役即将打响,他需立即深入 80 师 240 团 —— 这场战役的 “尖刀团” 执行采访任务。“尖刀团” 意味着要像利刃般楔入敌军纵深,注定要承受最猛烈的炮火与最残酷的牺牲。当得知将与 20 岁的摄影记者史云搭档时,孙佑杰的心头涌上一阵暖流。这对 “文胆与镜头” 的组合,曾在鸭绿江边目睹美军轰炸新义州的惨状,也曾在长津湖零下 30 度的雪地里相拥取暖,早已是生死与共的兄弟。

出发前夜,战友们的眼神里写满担忧。孙佑杰将除采访本、木刻刀外的所有物品留在报社,史云则精简了摄影器材,两人轻装上阵。“这把手枪,与其打敌人,不如留着给自己个痛快。” 孙佑杰摸着配枪的瞬间,史云突然举起相机:“来,照张相吧,说不定是最后一张了。” 镜头里,两个年轻人的笑容在夜色中格外明亮,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们留给世界的最后影像。

4 月 22 日拂晓,240 团作为第一梯队开始穿插。三发绿色信号弹划破天际时,孙佑杰与史云紧跟着部队钻入山沟。不到半小时,棉衣已被汗水浸透,口干舌燥的他们在死水沟前分道扬镳 —— 史云嫌水脏吐了出来,孙佑杰却仰头灌下大半缸带虫的泥水。“活着比什么都强。” 这句玩笑话,成了两人最后的轻松对白。

夜幕降临后,穿插变成亡命奔袭。美军的炮弹如同追命的闪电,在队伍中炸开一朵朵死亡之花。孙佑杰亲眼看见战士的断肢挂在灌木上,鲜血溅满他的衣襟,而身旁的史云始终举着相机,在炮火间隙按下快门。当部队被封锁在狭窄山沟时,炮弹与燃烧弹将天地染成漆黑,史云在火光中奔跑取景的身影,成了孙佑杰记忆中最刺眼的画面。

4 月 24 日清晨,部队疏散隐蔽在坑洞后,孙佑杰才发现身边没了史云的踪迹。“他还那么年轻!” 这个念头像烧红的烙铁烫着他的心。他逆着人流冲进硝烟,在布满弹坑的密林里呼喊,手指抠出血痕也浑然不觉。当他在一处被炸塌的掩体后找到史云时,年轻的摄影师已永远闭上了眼睛,胸前的相机里还留着最后一卷胶片 —— 那是穿插途中战士们踏过火海的身影。

后来,孙佑杰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史云的相机包内侧藏着那张自拍照的底片。照片里,两个男孩并肩望向镜头,身后是即将吞噬他们的战场。这张跨越七十余年的影像,如今静静陈列在军事博物馆,成为朝鲜战场最珍贵的见证。它不仅记录了两个年轻人的赴死决心,更诉说着一代人用生命守护和平的信仰 —— 他们或许没能活着回来,但他们的笑容,永远刻在了祖国的山河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