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版图纵横交错的家族企业中,一场围绕百亿信托资产的纷争,正将娃哈哈这个国民品牌拖入舆论漩涡。8 月 1 日,香港高等法院短短 5 分钟的聆讯,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让宗馥莉与同父异母三兄妹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之间的矛盾彻底浮出水面,也让外界对娃哈哈未来走向充满疑虑。

从法院公开文件中,这场家族纷争的轮廓逐渐清晰。2024 年初,宗庆后生前手写设立信托的指示,成为纷争导火索。根据文件,2024 年 3 月 14 日,宗馥莉与三兄妹签署协议,承诺以建浩公司在汇丰银行香港账户内资产,为三兄妹各设一个信托,总金额高达 21 亿美元。但宗馥莉方面却表示,设立信托进程缓慢,是因与原告就草案条款存在巨大分歧。宗馥莉团队认为,信托资产仅为固定资本利息,并非资本本身,双方各执一词,导致信托设立陷入僵局。加之汇丰账户资产从未达 21 亿美元,宗馥莉更认为在此情况下,三兄妹要求各自获得 7 亿美元离岸信托并不现实,进而否认此前手写指示的有效性。
这场信托纠纷背后,是家族企业复杂股权与经营架构的映射。公开信息显示,娃哈哈的生产、销售与投资分属不同家族主体管理。宗馥莉掌控的 “宏胜集团” 负责生产,“宏振投资” 及旗下公司主司销售与投资,杜建英控制的 “三捷投资” 涉足娃哈哈业务外投资,而宗庆后生前设立的投资平台,仍间接把控部分经营主体。这种盘根错节的架构,在宗庆后离世后,成为矛盾滋生的土壤。
宗继昌等三人起诉的直接原因,是 2024 年 5 月宗馥莉指令从汇丰账户转走 110 万美元。三人认为,宗庆后生前承诺设立的家族信托所涉 SPV 公司,在汇丰账户余额距 21 亿美元目标差 3 亿美元时,宗馥莉此举侵犯了他们的信托权益。法院文件显示,宗馥莉不仅被禁制从相关账户提款或转账,还需对信托财产去向作出解释,直至杭州中院及浙江高院诉讼有最终裁决。而在杭州诉讼程序中,三兄妹要求宗馥莉支付以 21 亿美元为基数的利息收益,并赔偿擅自转移的信托财产损失,暂计 108.5 万美元。
在这场家族纷争中,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弟弟宗泽后发声,却满是无奈与痛心。他向媒体表示,本与双方并无过多关联,但作为老娃哈哈人,看到双方为利益纷争,“糟蹋” 娃哈哈这块苦心经营多年的品牌,忍不住发声,却也不想陷入无休止的纷争,选择就此打住。宗泽后的话语,道出许多关注娃哈哈发展人士的心声 —— 在家族内部矛盾激化的当下,娃哈哈品牌形象与未来发展正面临严峻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宗馥莉接班后一系列经营动作,也加剧了内部矛盾。她将员工劳动合同转移至宏胜集团,并关停与杜建英等关联的 18 家工厂,而这些工厂多位家族成员担任董事,这一系列操作进一步激化家族内部矛盾,也让外界对娃哈哈内部管理稳定性产生质疑。
如今,香港高院聆讯虽已结束,但判决结果尚未能平息这场风波。这场家族信托纠纷不仅关乎百亿资产归属,更牵扯娃哈哈品牌未来走向。若家族内部矛盾持续发酵,品牌形象受损,最终买单的或许是广大消费者与多年来辛苦打拼积累的市场口碑。在家族利益与企业发展天平上,如何寻找平衡,将是宗氏家族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娃哈哈走向未来必须跨越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