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一个月市值翻倍,背后的增长密码究竟为何?

在科技股的风云变幻中,寒武纪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突然绽放出令人瞩目的光芒。短短一个月,其市值实现翻倍,这一惊人的表现让整个资本市场为之侧目。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推动着这家年轻的 AI 芯片企业在市值的赛道上一路狂飙?

寒武纪,这家成立于 2016 年的国产 AI 芯片企业,在今年 8 月 26 日发布的 2025 上半年财报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当期营收飙升至 28.9 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4347.8%;净利润更是实现了华丽转身,从去年同期的 – 5.3 亿元变为盈利 10.4 亿元。截至 8 月 27 日,其收盘价定格在 1372.10 元,总市值达到 5794 亿元,与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的市值差距大幅缩小,约为英特尔市值的 75%。而在 2025 年以来,其市值涨幅已达 116%,近一个月更是惊人地上涨了 102%。

从市场环境来看,寒武纪可谓 “站在了风口上”。当下,中国 AI 训练和推理算力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算力总量位居全球第二,占比超 30%。国际投资研究机构伯恩斯坦预测,到 2027 年中国 AI 芯片国产化率将从 2023 年的 17% 跃升至 55%。与此同时,美国对华 AI 芯片管制日益严格,英伟达 AI 芯片获取难度大增且随时面临断供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寒武纪与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等国产 AI 芯片企业,共同挑起了国产替代的大梁。并且,寒武纪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已上市的 AI 芯片企业,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稀缺标的,自然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指数化投资也为寒武纪市值增长添了一把火。其被纳入上证 50、科创 50、沪深 300 等多个重要指数后,相关指数基金按规则买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涌入,推动股价持续上扬,形成了 “指数上涨 — 资金流入 — 股票上涨” 的良性循环。

在产品和市场表现方面,寒武纪同样可圈可点。其主要产品思元 590 AI 训练芯片、思元 370 系列 AI 推理芯片性能不俗,思元 590 的 TPP 性能参数接近英伟达 A100,略高于英伟达 H20。尽管受限于开发工具,实际性能与英伟达存在差距,但寒武纪在价格上打出优势,思元 590 芯片售价约 6 万 – 8 万元 / 枚,八卡服务器不超过 100 万元 / 台,低于其他国产主流 AI 芯片。凭借价格优势,寒武纪成功吸引了中国大型科技公司、电信运营商、政府部门等客户。值得一提的是,其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在 2025 年得到改善,2024 年最大客户占营收近八成,到 2025 年这一比例降至四成。

市场长期传闻字节跳动是寒武纪第一大客户,虽然双方均未明确回应,但这一传闻给寒武纪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伯恩斯坦研报指出,寒武纪 2024 年向字节跳动交付约 2 万 – 3 万片思元 590 芯片,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将增至 15 万片。若二者真能形成类似谷歌与 TPU 那样的紧密合作关系,将极大推动寒武纪的出货量,并助力解决软件适配问题。

然而,高市值也伴随着高质疑。与英特尔相比,寒武纪营收仅为其 1.6%,市销率却高达 111 倍,远高于英特尔的 4.2 倍。但考虑到英特尔连续四年营收下滑、亏损严重,而寒武纪处于指数级增长初期,未来潜力巨大,其高市值在当下国产替代趋势和资本市场预期下具有一定合理性。不过,资本市场终将回归理性,公司业务基本面才是决定股价的核心。未来,寒武纪能否持续获得大客户支持、抵御激烈竞争、推动工艺制程迭代,将决定其能否在市值的高峰上站稳脚跟,续写辉煌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