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品牌的激烈角逐中,安踏宛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一路高歌猛进。8 月 27 日,安踏体育(2020.HK)发布的 2025 年中期业绩,再次震撼市场。上半年,集团总收入飙升至 385.44 亿元,同比增长 14.3%;经营溢利达 101.31 亿元,同比增长 17%,经营利润率高达 26.3%;股东应占溢利 70.31 亿元,同比增长 14.5%,毛利率更是提升至 63.4%,连续四年稳坐中国市场头把交椅 。如此耀眼的成绩,不仅彰显了安踏的雄厚实力,也让人们对其未来发展充满遐想,尤其是在收购战略方面,安踏下一步究竟要收购谁?

收购版图回顾:打造多元化品牌矩阵
回顾安踏的发展历程,收购无疑是其壮大的关键战略之一。通过持续收购和战略布局,安踏旗下品牌已超过 20 个,构建起庞大且多元化的品牌矩阵 。其中,斐乐的收购堪称经典案例。2009 年,安踏接手时,斐乐年亏超 3900 万港元,门店仅剩 50 家。但安踏通过精准定位,将斐乐打造成 “高端运动时尚” 品牌,与安踏主品牌形成互补,并推进全渠道直营(DTC 模式),打造出爆款 “猫抓鞋”,成功提升品牌知名度。如今,斐乐门店数量暴涨至 2000 家,去年年营收突破 266 亿,成为安踏集团的第二大品牌 。
近年来,安踏在户外品牌拓展上发力。2024 年,安踏营收首次突破 700 亿元,“安踏系”(包含亚玛芬体育)整体营收超千亿,成为耐克、阿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年营收规模破千亿的运动品牌 。这背后,户外品牌功不可没。2024 年安踏联合收购亚玛芬体育,将始祖鸟纳入麾下,今年 4 月 10 日,又以 2.9 亿美元收购德国户外品牌狼爪,如今在户外领域已手握迪桑特、卡隆、始祖鸟、萨洛蒙、狼爪五大知名品牌 。
未来收购方向推测:紧跟市场趋势
当下,中国户外市场热度飙升,增长速度远超整体服装市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零售销售额从 2019 年的 539 亿元,一路增长至 2024 年的 1027 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13.8% 。在这样的市场趋势下,安踏极有可能继续在户外品牌领域深耕。一些具有独特技术或设计理念、在细分户外领域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小众品牌,或许会成为安踏的目标。比如在攀岩、潜水等小众户外项目中表现出色的品牌,安踏若将其收购,既能进一步丰富自身户外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又能借助自身强大的运营能力,将这些小众品牌推向更广阔市场,实现双赢 。
此外,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运动品牌与数字化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具备先进数字化技术的企业,如专注于运动数据分析、智能运动装备研发的公司,也可能进入安踏的视野。收购此类企业,有助于安踏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智能化的运动体验,增强品牌竞争力 。
潜在收购意义与挑战:机遇与风险并存
若安踏成功收购新品牌或企业,意义非凡。从品牌层面看,能进一步丰富品牌矩阵,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在户外品牌收购上持续发力,可巩固其在户外市场的地位,与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在更多领域展开竞争 。从技术层面讲,收购数字化相关企业,能加速安踏的数字化转型,优化生产、销售、运营等各个环节,提升效率 。
然而,收购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是整合难题,不同品牌在文化、运营模式、供应链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有效整合,实现协同发展,是安踏面临的重大挑战。此前收购的品牌,虽取得不错成绩,但整合过程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优质收购目标往往备受关注,安踏需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对手,在收购价格和交易条件上可能面临压力 。
安踏作为中国运动品牌的领军者,凭借过往成功的收购经验和强大的运营能力,在未来收购之路上充满无限可能。无论是继续深耕户外品牌领域,还是涉足数字化相关企业,都将对运动品牌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至于安踏下一步究竟会收购谁,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