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绣绣种丹参抗灾增收,这药材到底有啥用?” 近期,古装剧《生万物》的热播,让丹参这味藏在中医药宝库中的 “千年圣药” 彻底火了。剧中女主角带领乡亲们靠种植丹参走出困境的剧情,不仅展现了中药材的经济价值,更让大众对丹参的药用功效充满好奇。江苏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庞会明指出,丹参能传承千年,靠的是 “活血祛瘀、护心抗炎” 的硬实力,但想让它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掌握科学用法,避开使用误区。

丹参的药用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写入典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 “上品”,称其能 “主心腹邪气、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也就是说,古人早已用它调理心腹不适、消散体内瘀滞。到了后世,《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等古籍进一步拓展了丹参的应用,记载其可治疗风痹、心烦、痛疮等病症。中医界更有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的说法,把单味丹参的功效与补血经典方剂 “四物汤” 相提并论,足见其在活血养血领域的重要地位。也正因如此,丹参才有了 “血参”“活血根” 的别名,名字里就藏着它的核心价值。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丹参的 “硬实力” 源于其丰富的活性成分。庞会明介绍,丹参主要含有两大类有效成分: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如丹参酮 ⅡA、隐丹参酮)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如丹酚酸 B、迷迭香酸)。这两类成分协同作用,让丹参在护心血管、抗炎症等方面表现突出:它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丹参酮 ⅡA 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丹酚酸类则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同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对慢性炎症性疾病有辅助调理作用。
除此之外,丹参的药用价值还覆盖多个领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微循环障碍疾病;能通过血脑屏障保护神经细胞、改善认知功能,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潜在辅助效果;丹参酮类还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常被用于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帮助减轻副作用。这些功效让丹参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成为不少慢性病患者的 “健康帮手”。
想要用好丹参,首先要选对品质。庞会明介绍,丹参的道地产地以山东为主,泰安、临沂等地出产的 “鲁丹参”,因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根茎粗壮、有效成分含量高,被公认为优质丹参的代表。此外,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的规模化种植丹参,品质也十分可靠。就像《生万物》中展现的那样,丹参适应性强、对环境友好,如今已成为不少山区、农村的 “致富草”—— 既能满足中药材市场需求,又能带动农民增收,实现 “生态 + 经济” 双赢。
但庞会明特别提醒,丹参并非 “万能药”,使用时存在明确禁忌:有出血倾向者(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过敏体质者需慎用;丹参忌与藜芦同用,两者配伍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必须严格规避。“无论是药用还是日常保健,都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庞会明强调,尤其是需要长期服用丹参,或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如抗凝血药、降压药)的人群,务必提前咨询专业人士,避免因用药不当引发风险。
随着《生万物》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丹参这味 “千年圣药”。但大家在追捧其功效的同时,更要记住:中医药的价值在于科学应用。只有掌握正确的用法,避开禁忌,才能让丹参真正发挥 “护心抗炎” 的作用,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