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遇预制菜风波营业额骤降,罗永浩发声:消费者应有预制菜知情权》​​

近日,餐饮界可谓风波不断,西贝,这个在全国拥有近400家门店、曾经创造辉煌营收的餐饮巨头,正深陷预制菜风波之中。9月13日,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专访时透露,此次预制菜风波是西贝遭遇的最大一次外部危机,日营业额出现骤降,9月10日和11日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9月12日预计更是会掉200 – 300万元,客流呈现断崖式减少,这一情况让西贝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西贝自1988年诞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后,一路发展壮大。截至2025年,其全国门店布局广泛,覆盖62个城市,员工人数约17000人,2023年整体营收超62亿元创历史新高。并且2025年西贝开启全球化进程,海外首店落地洛杉矶。同时,西贝有着明确的上市计划,2023年曾公布到2026年完成高质量IPO成为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到2030年实现营收超千亿的战略目标。然而,此次预制菜风波却对其短期经营产生了巨大冲击,上市计划是否会受影响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西贝有预制工艺但无预制菜,他认为预制就是提前加工、预加工,像把毛菜预制成净菜也是预制,但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诸多误解,认为其是洪水猛兽,有黑科技、狠活儿和很多添加剂,实际上很多预制菜无添加剂尤其是防腐剂。而在这场风波中,罗永浩频繁在社交媒体发声。从9月10日发布首条微博吐槽西贝以来,他多次表达自己的观点。9月12日晚间针对西贝和预制菜话题开启直播,开播1分钟在线人数就突破10万,9月13日又发布十几条微博。他重申自己不反对预制菜,在某些情况下如图省事、赶时间、没胃口时还会主动选择预制菜,他也认可餐馆有权使用预制菜,但强调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目前,预制菜的相关标准正在逐步推进。2024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预制菜(征求意见稿)》,虽未正式实施,但明确了适用范围等。9月13日有消息称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专家也建议相关信息应强制披露。

食品分析师朱丹蓬指出,此次西贝的舆论风波或许会成为预制菜国标出台的加速器,但国标可能只能做一些硬性标准,难以涵盖中国丰富多样的菜系。未来国标将以食品安全为主导,从硬性指标上规定中央厨房出品不列入预制菜范围、预制菜不能加入防腐剂以及要全程冷链等,这些之前就有政策提及。这场西贝的预制菜风波不仅关乎西贝自身的经营与发展,更反映出消费者对预制菜知情权的关注以及预制菜行业规范发展的迫切需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