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骨胶水”问世,骨折治疗迎来革命性突破

在骨科治疗领域,粉碎性骨折一直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依赖螺钉、钢板等金属内固定物,不仅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还可能带来诸多并发症。然而,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发布的一款自主研发的骨胶水——“骨02”碎骨黏,为骨折治疗带来了颠覆性的革新,有望开启骨科治疗的新篇章。

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对于伴随众多细小碎骨块的粉碎性骨折,传统金属固定方法面临巨大挑战。螺钉、钢板难以实现解剖复位,固定小骨片过程费时费力,难以做到严丝合缝的拼接,还容易导致骨碎片在操作中丢失或被吸收,造成骨量不可逆损失,进而引发骨愈合延迟或不愈合。特别是关节部位的粉碎性骨折,如果无法精准复位,极易造成关节面缺损或不平整,最终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功能与生活质量。

“骨02”碎骨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受到牡蛎黏附机制的启发,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林贤丰团队将人体天然的无机成分以及有机成分进行特殊配比,研制出这款创新的生物材料。它能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大小骨折碎片的黏合固定,为骨科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骨02”碎骨黏具有诸多显著优势。在血液浸润的湿性生理环境下,它能够在2到3分钟实现即时、强效黏合,大幅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提升了手术便捷性。操作简便高效,医生可以更精准地完成骨折碎片的黏合,提高了病人骨折复位的效果。而且,这种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约6个月后随骨愈合而自然吸收,实现真正的“无痕”,免除了传统手术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

目前,浙大邵逸夫医院联合浙大二院、上海六院等国内多家权威医疗机构,成功完成了针对粉碎性骨折黏合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入组。“骨02”在150余例受试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项指标均达到预设标准。一位年轻工人因外伤导致腕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传统治疗方案需大切口植入钢板螺钉,创伤大、存在肌腱粘连或神经损伤风险,且需术后一年进行二次手术取出。而应用“骨02”黏合技术,团队仅通过一个2 – 3厘米的微创切口注入“胶水”材料,短短3分钟内就完成了粉碎骨块的精准黏合与固定。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林贤丰介绍,未来骨胶水的应用前景广泛,几乎适用于全身所有部位、各种尺寸的骨折修复,尤其是传统器械难以固定的微小碎骨。由于其快速黏合和使用便捷的特点,将来有望用于国防军事、灾害救援等特殊场景下的骨折紧急救治。甚至他希望未来骨折病人能在门诊打一针,骨头就能黏合好,不用再经历“伤筋动骨一百天”的漫长恢复过程。

“骨02”碎骨黏的问世,是骨科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为骨折患者带来了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治疗方法,有望改写传统骨折治疗模式,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