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家中墙面一夜 “黑斑” 遍布,这个隐患你注意到了吗?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家中墙面突然出现发霉现象,原本整洁的墙面布满黑斑、霉点,不仅严重影响美观,还可能对居住者健康构成威胁。一时间,墙面发霉问题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

墙体霉菌,又称墙体霉斑、墙体长毛,甚至被称为 “墙癌”,多生长于潮湿墙面,室内外均有可能出现,是一种可见性生物菌群。其中,葡萄穗菌和黑曲霉等较为常见。这些霉菌的孢子粉会随空气流动,若长期接触并吸入,极有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症状,如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花粉热、哮喘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还可能出现头疼、发烧、皮肤或黏膜发炎等症状。

那么,墙面为何会突然发霉呢?专业人士指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频繁降雨,雨水渗入:窗户与室外水泥结合部分密封不佳,导致雨水从裂缝处进入室内,使得窗户四周潮湿,久而久之便会发霉、长毛。
  2. 装修方面问题:室内装饰材料中含有一定营养基,如腻子粉中的纤维素,其糖分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极易滋生霉菌。此外,若墙体未干透就进行装修,将湿气封闭在墙体中,或者使用了劣质装饰材料,也都容易导致墙体发霉。
  3. 外墙施工缺陷:外墙砖镶贴不实、砖缝填充不饱满、外填充墙砌抹沙浆不密实有沙眼或缝隙、墙与梁柱结合处填充不密实产生裂缝、门窗安装时发泡填充不密实有缝隙,以及外墙出现龟裂局部渗水等,都可能造成内墙潮湿长毛。
  4. 外墙保温不足:外墙保温措施不到位,致使墙体透寒,室内水蒸气遇冷在墙体上结成水滴,进而导致墙体发霉。
  5. 管道问题:装修时将部分管道改进内墙,金属管道 “出汗” 会使墙壁潮湿发霉。
  6. 防水不佳:顶层防水渗漏或原防水层在装修改造中遭到破坏,导致往底层漏水,使顶棚出现黑斑、发霉。
  7. 结构因素:大多数楼房为框架结构,墙体采用填充墙,墙与梁柱结合处易产生裂缝,成为保温、防水的薄弱环节,夏季易渗水,冬季易透寒。
  8. 环境因素:房屋使用过程中,若业主不注意通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湿度过大,潮湿的墙体就容易粘附空气中含营养成分的漂浮物,从而滋生霉菌。此外,南方夏季多雨、空气湿度大,沿海地区空气潮湿,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墙体凉而室内温度高,这些情况都容易产生结露现象。

面对墙面发霉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以下是一些实用方法:

  1. 轻微霉斑处理:可先用(干)牙刷将霉渍刷走,再用软布蘸酒精轻轻擦拭,使墙壁干燥,阻止霉菌滋生。也可以用抹布沾上除霉剂、84 消毒液或稀释至 5% – 10% 的漂白水溶液擦拭发霉墙面,或者使用小喷壶雾化后进行喷洒,留置 24 小时后,用干净抹布蘸清水拧干后擦拭一遍(若发霉较严重可重复操作一次),并注意保持墙面干燥。
  2. 严重发霉处理:用砂纸、铲刀将霉斑彻底铲除,再用除霉剂、84 消毒液或漂白水溶液对墙面进行喷洒。然后用腻子将墙面修补平整,对于长期潮湿的墙面,应先查找并修补墙体可能存在的渗漏水现象,再做防水层处理。待腻子层干透后,刷涂封闭底漆、防霉加强型抗碱底漆,最后刷涂防霉面漆。
  3. 其他方法:漂白水(粉)加水以 1:99 的比例倒进喷水瓶,喷在发霉墙体上,用抹布擦拭后再以清水洗净,墙面干燥后刷上防霉漆,可长时间防潮。在霉菌不太严重的情况下,使用 80% 的酒精洗刷墙壁也能起到清洁作用,但清洗时要注意通风,并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眼镜。

为避免墙面再次发霉,日常预防工作也至关重要:

  1. 保持通风:经常开窗通风,或打开换风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天气潮湿期间,尽量少开窗,可借助抽湿机、冷气机、风扇等吸走墙体上的水分。一旦墙体或家具有水汽出现,应立即用干抹布擦除。
  2. 使用干燥剂:购买室内用干燥剂置于室内,有效去除室内湿气,干燥剂有效成分用完后需及时更换。
  3. 防止墙体结露:在北方地区,当室温在 18 摄氏度、相对湿度在 60%时,任何低于 10.1 摄氏度的物体都会结露。可通过加设保温层、用高效保温材料代替原保温材料、对透风进行保湿密封处理等方式,防止墙体结露。
  4. 做好防水工作:在装修时,确保墙面防水工程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并进行防水测试,如有漏水及时返工。卫生间、厨房等易潮湿区域的墙面,可选用防水性较好的多彩内墙涂料进行处理。
  5. 选择合适材料:在装修选材时,尽量选择透气性好、抗霉性能强的墙面装饰材料,从源头减少霉菌生长条件。

墙面发霉问题不容忽视,及时处理并做好预防措施,才能为家人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