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稀薄的空气裹挟着高原的寒风掠过唐古拉山口,一场震动零售行业的风暴正在海拔 4700 米的云端悄然酝酿。近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自驾游西藏途中,面对随行的企业高管突然爆发雷霆之怒。这位被称为 “中国零售业教父” 的传奇企业家,因公司危机时刻高管团队集体失语,痛心疾首地抛出 “想与企业断绝关系,所有资产归现有团队” 的惊人言论,将这家年销售额 170 亿的商超巨头推向舆论漩涡中心。

作为中国零售行业的标杆企业,胖东来以 “高工资、高福利、人性化管理” 闻名业界。于东来将员工视为家人,不仅给予行业领先的薪资待遇,更推行超长假期制度,鼓励员工享受生活。在他的经营理念中,“让员工幸福” 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然而,这份极致的关怀却在企业遭遇危机时暴露出致命短板 —— 当公司面临重大挑战时,平日里享受优渥待遇的高管团队竟无人主动站出,选择沉默等待创始人决策,彻底激怒了这位向来雷厉风行的企业家。
“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打磨出锋芒,何谈狼性?” 于东来的质问直击企业管理痛点。在外界眼中,胖东来堪称 “员工的乌托邦”,但过于温和的管理风格也让团队逐渐丧失危机意识。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瞬息万变的零售市场,企业既需要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更离不开应对危机的铁血手腕。而此次事件中,高管团队暴露出的决策依赖、责任缺失等问题,无疑为所有追求 “人性化管理” 的企业敲响警钟。
面对舆论热议,业界纷纷抛出疑问:这场风波中,于东来是否也难辞其咎?长期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是否削弱了高管团队的独立决策能力?企业内部是否缺乏完善的危机公关预案与权责机制?事实上,早在此次事件前,胖东来就因过度依赖创始人个人魅力而备受质疑。如今,这场在雪域高原爆发的冲突,更将企业治理结构的深层矛盾彻底暴露。
值得关注的是,于东来在盛怒之下仍展现出企业家的格局,表态愿意将全部资产交付现有团队。这一决定看似洒脱,实则暗含深意 —— 是彻底放手的无奈之举,还是倒逼团队觉醒的破局之策?无论如何,胖东来都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专家建议,企业亟需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明确权责、强化考核、引入竞争机制,重塑高管团队的战斗力。同时,构建系统化的危机管理体系,将创始人的个人智慧转化为可复制的企业能力,才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这场发生在雪域高原的 “怒吼”,不仅是于东来对团队的失望宣泄,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共同困境的缩影。当温情管理遭遇残酷商战,当个人魅力难以替代制度力量,胖东来的未来走向,或将为无数追求 “家文化” 的企业提供重要启示。如何在人文关怀与制度建设间找到平衡,如何让团队既能享受 “家” 的温暖,又能迸发 “狼” 的斗志,这道难题,或许正是中国企业迈向现代化治理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