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的舞台上,洛阳钼业(603993.SH)近期成为了耀眼的明星。4月至今,其总市值从1260亿元一路飙升至2789亿元,创出历史新高,24万股民沉浸在喜悦之中。曾经,自2012年上市后,洛阳钼业股价起伏不定,总市值长期在1000亿上下徘徊,如今为何突然一飞冲天?

地缘与市场双因素,小金属战略地位凸显
地缘局势日益复杂,小金属的战略重要性达到了空前高度。有色金属中,铜、铝等常见金属被称为“大宗金属”,而储量稀缺的“非大宗金属”如稀土、锑、铋、钨、钼等则属于“小金属”,它们具备特殊的战略价值。在大国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安全自主可控”需求愈发迫切,高层部署加强管控,严防战略矿产非法外流。2月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4月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5月多部门又召开会议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小金属价格迎来暴涨,洛阳钼业作为全球有色金属/小金属龙头,在钴、钼、钨、铌等小金属领域均居世界前列,自然受益于本轮行情。
铜价高位运行,业绩支柱稳固
除小金属业务外,洛阳钼业的大宗金属——铜业务也是其业绩的重要支撑。公司坐拥KFM、TFM两座世界级铜矿,铜业务是其利润支柱。2024年上半年,公司铜业务毛利润137.93亿元,占公司毛利润总额的68.81%。近年来,新能源与AI产业浪潮驱动全球铜业高需求,光伏电站、风电场、电动汽车以及AI服务器等都离不开铜材料,预计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用铜量将达46 – 112万吨。高盛预测2025年和2026年全球铜供应缺口将达到18万吨和25万吨,未来两年铜价有望创下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洛阳钼业的铜产量持续增长,2022年产量25.43万吨,2024年达到65.02万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68%,达到35.36万吨。目前现货铜价格维持在7、8万元/吨的高位,而2020年时还曾低至3万、4万元/吨。
业绩与估值齐飞,未来前景可期
2020年到2024年,洛阳钼业净利润从23.29亿元增长到135.32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虽下滑7.83%,但净利润同比增长60.07%,达到86.71亿元,创出历史同期纪录。营收下滑主要是公司对盈利水平偏低的产品线进行调整,主动优化业务结构,使得盈利质量大大提高,上半年毛利率达到21.15%,较去年同期提升2.77个百分点。对于洛阳钼业这样的资源周期股而言,小金属和铜的景气上行远未结束,公司具备独特优势有望放大优势。在体量上,公司多次在铜价周期底部完成世界级矿山并购,是全球前十的铜生产商、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产能占全球三成多;在成本上,公司在铜价低谷时出手,资源成本低,储量资源够挖12年以上、成本比行业均值低25 – 40%,可预期的利润垫非常厚。虽然市值创了历史新高,但近年业绩持续增长消化了估值,目前最新市盈率17.24倍,远低于历史平均市盈率40.63倍,仍处于估值低位。对于24万股东来说,洛阳钼业的未来依然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