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肺易伤,刮手臂五处轻松补肺气​

【秋季养肺秘籍:刮手臂五穴补足肺气】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空气也愈发干燥。在中医理论里,秋季与人体肺脏相对应,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而“燥”是秋季的主气,所以秋季极易伤肺。不少人一到秋天就会出现干咳、喉咙不适、气短乏力等症状,这往往是肺气虚弱的表现。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充足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邪,维持呼吸顺畅和身体健康。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通过刺激手臂上五个关键区域来疏通肺经、补益肺气、缓解秋季常见不适的方法。

为什么刮手臂能补肺呢?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手臂上有手太阴肺经循行。这条经脉起源于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向上贯穿膈肌,入属肺脏,再沿喉咙横行至胸部外上方,最终沿着上肢内侧前缘向下行走,止于拇指末端。通过刮拭肺经循行的部位,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激发肺脏功能,增强肺气;宣发卫气,提高身体抵抗力;化解痰瘀,缓解咳嗽、胸闷。

重点刮通以下5处,效果更显著。天府穴位于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四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此处肺经气血聚集,刮拭此穴可有效缓解咳嗽、气喘、鼻塞。尺泽穴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它是肺经的“合穴”,能清泻肺热、调理肺气,对咽喉肿痛、咳嗽有奇效。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腕横纹上7寸,作为肺经的“郄穴”,是治疗急性咳嗽、咯血、喉咙痛的要穴。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此穴通于任脉,能同时调理肺与大肠,改善外感头痛、咳嗽、手腕无力。太渊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是肺经的“原穴”,是肺经原气留止之处,补肺益气效果极佳,尤其适合肺气虚者。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准备工作要选好刮痧板(牛角、玉石或陶瓷材质均可)或圆润的勺子,搭配刮痧油或润肤油作为介质,避免刮伤皮肤,同时保持环境温暖,避免风寒。刮拭手法是从上到下,沿着手臂内侧(肺经循行路线)依次刮拭,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角,力度适中,以感觉酸、胀、微热为宜,切勿过度追求出痧,每个区域刮拭20 – 30次,全程约10 – 15分钟,初起可连续刮3天,之后每周2 – 3次作为保健,最佳时间是上午7 – 9点(气血流注肺经之时)或睡前1小时。

刮痧后也有一些注意事项,要饮用一杯温开水,促进代谢;4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入侵;孕妇、皮肤有破损或出血倾向者、体虚严重者慎刮;如果出现咳嗽加剧、发热等急性症状,请及时就医。

秋季养肺,除了刮痧外,还应配合饮食调理,多吃白色食物(如银耳、百合、梨、山药);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情绪平和,保持乐观,避免悲秋情绪。通过这些综合方法,能更好地补足肺气,让我们在秋季拥有健康的身体,远离肺气虚弱带来的不适。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