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罗马仕充电宝凭借其大容量、高性价比,成为无数消费者出行的 “电量救星”,在移动电源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起火风波,不仅让罗马仕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更如蝴蝶效应般,在其上游供应商群体中掀起惊涛骇浪。如今,这场风波的余波仍在持续,A 股上市的供应商们纷纷卷入漩涡,其中卓翼科技与创益通的处境尤为引人关注。

9 月 2 日晚间,卓翼科技(002369.SZ)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卓翼智造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将江门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告上法庭。这场承揽合同纠纷已被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据公告内容,在双方签署的《采购协议》框架下,江门罗马仕需向卓翼智造支付高达 1.36 亿元的款项,其中包括 8007.97 万元的成品货款、5535.86 万元的在途订单损失,以及订单差价、呆滞物料费用、返工费、停线放空人力损失费等多项费用。仅成品货款这一项,就占卓翼科技 2025 年 6 月末应收账款(4.98 亿元)的 16.07%,这笔欠款对于近年来经营状况不佳的卓翼科技而言,无疑是一笔举足轻重的收入。时代财经就罗马仕订单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等问题,致电并发送采访提纲至卓翼科技,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卓翼科技也在公告中表示,由于诉讼案件尚未开庭审理,目前无法判断其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公司将根据诉讼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与此同时,创益通(300991.SZ)也深受罗马仕风波的波及。创益通公告显示,公司对江门罗马仕及深圳罗马仕的子公司的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预计减少公司半年度利润 1101.11 万元。而同期创益通归母净利润为亏损 81.42 万元,这意味着若没有这些影响,创益通本可处于盈利状态。截至 6 月末,江门罗马仕尚欠创益通货款 1562.93 万元。在江门罗马仕正式通知公司暂停交货后,创益通已于 7 月依法向法院申请对江门罗马仕与深圳罗马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金额合计 1572.79 万元 。
相较于今年上半年才由盈转亏的创益通,卓翼科技的日子则更为艰难,已连续多年深陷亏损泥潭。Wind 数据显示,自 2020 年起,卓翼科技业绩急转直下,营收从当年的 30.41 亿元逐年下滑至 2023 年的 15.48 亿元,近乎腰斩。尽管 2024 年开始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近十年的业绩低位。其归母净利润在 5 年半的时间里累计亏损超 16 亿元。2024 年,卓翼科技亏损有所收窄,不过未弥补亏损已高达 14.00 亿元,而实收股本总额仅 5.67 亿元。对于亏损原因,卓翼科技称,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销售订单不足,产能不饱和导致单位毛利率较低,严重影响公司利润。2025 年上半年,卓翼科技虽同比进一步减亏,归母净利润亏损额缩减 9.37% 至 7838.63 万元。公司表示,报告期内通过与核心客户深度合作、整合产线资源,提升产能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成本管控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降本增效,经营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但订单不足、固定成本较高、规模化生产效应未完全体现,依旧导致公司经营亏损。
面对多年亏损的局面,股东们对公司是否会被戴帽以及如何扭亏极为关注。7 月 29 日,卓翼科技在深交所互动易上回应称,公司目前不存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在业务方面,公司加大新客户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积极拓展第二曲线业务,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大利润贡献,按照此前投关活动记录表,第二曲线业务涵盖创新硬件、储能等领域。此外,在 2025 年半年报中,卓翼科技还透露,正积极布局和推进跨境电商新业务,以移动电源、智能音箱等消费电子产品为主,聚焦欧洲、北美、日本等市场,旨在打造第三增长曲线、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然而,销售地区的市场需求波动、销售平台政策变动和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产品销售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卓翼科技国外业务扭亏为盈,毛利率从去年全年的 – 4.60% 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 30.27%,远超国内 3.06% 的毛利率 。
罗马仕充电宝召回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关联与相互影响。对于卓翼科技等供应商而言,如何在这场风波中积极应对,摆脱困境,实现业绩的逆转与突破,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严峻考验,而其后续的发展动向,也备受市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