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声庄严肃穆的钟声穿透人民大会堂的穹顶,舞台正中“正义必胜”四个金色大字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此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约6000名中外人士齐聚一堂,在歌声与舞蹈交织的艺术长卷中,共同回望那段血与火铸就的峥嵘岁月,向世界传递“正义必胜”的永恒真理。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火辉煌,二楼眺台悬挂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横幅格外醒目,庄严雄伟的长城造型舞台,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晚会开场前,少先队员为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献花的温馨场景,让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些白发苍苍的老英雄,正是那场伟大胜利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19时55分,欢快的迎宾曲响起,习近平等领导同志步入大礼堂,与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在8声钟声的厚重回响中,音诗画《山河铭记》拉开晚会序幕,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记忆的大门。
整场晚会以五大篇章串联起抗战史诗:第一场“怒吼吧,黄河”中,情境表演《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再现了卢沟桥事变后的民族危机,情境歌舞《血染的白桦林》与舞蹈《殇》用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刻画出东北抗联战士在林海雪原中浴血奋战的悲壮;朗诵与合唱《怒吼吧,黄河》以磅礴气势,奏响了全民族觉醒的号角。第二场“红星照耀中国”里,情境诗朗诵《这束光》如同一束火炬,照亮了延安窑洞的灯火;歌舞《延安!延安!》通过欢快的秧歌节奏,展现了抗日根据地的蓬勃生机;情境表演《窑洞与战壕》则通过光影交错,呈现出党中央运筹帷幄与前线将士并肩作战的动人场景。第三场“不可战胜的力量”中,组舞与组歌《遍地烽火》以多地域、多兵种的舞蹈语汇,展现了敌后战场的燎原星火;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通过老战士的回忆,重现了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群体的壮举;男子群舞《血战到底》则以刚劲有力的动作,诠释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决绝。第四场“共同的黎明”里,舞蹈《乘风》以轻盈的舞姿,致敬了国际援华空军“飞虎队”等国际主义战士;情境演唱《不朽的旋律》将《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经典旋律重新编排,唤醒了跨越时空的记忆;歌曲《无名者勋章》则把镜头对准了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普通战士与支前民众,讴歌了14年抗战中1800万军民牺牲铸就的东方主战场奇迹。第五场“正义永恒”中,情境对话《如你所愿》通过老战士与少年的跨时空对话,传递了“强国一代”的使命担当;仪式仪仗表演《守护正义》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彰显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领唱与合唱《势不可挡》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2000人组成的合唱团歌声如雷,唱出了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力量。
尾声环节,歌舞《命运与共》以多语种合唱与各国特色乐器演奏,奏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合乐章。当全体演员与观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时,人民大会堂化作一片红色的海洋,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历史的告慰,更是对未来的宣示。
新闻总结:此次文艺晚会《正义必胜》通过历史时空、艺术时空与情感时空的交织融合,以五大篇章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历程。晚会不仅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更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彰显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历史性贡献。6000余名中外人士的共同见证,既是对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的深情致敬,更是以“正义必胜”的永恒真理,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这场史诗级文艺盛宴,成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