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聪明药” 上市引疯抢!229 元一盒比进口便宜 20%,专家却紧急提醒

“终于等到国产的了,之前进口药断货时,黑市都炒到近千元一瓶!”9 月 2 日,立方制药宣布国产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商品名 “立优加”)正式上市,消息一出便引发家长群体关注。这款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 “多动症”)的药物,不仅定价 229.6 元(18mg / 片,15 片),比进口原研药 “专注达” 便宜 20%,还纳入医保乙类目录,看似为患者带来福音。但专家却紧急预警:这不是提升成绩的 “捷径药”,滥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神经发育受损,非 ADHD 患者切勿盲目尝试。

国产 “聪明药” 的上市,终结了进口药垄断市场 20 年的局面。此前,国内长效哌甲酯缓释制剂仅有强生研发、西安杨森进口分装的 “专注达”,自 2005 年获批以来,长期占据 ADHD 治疗主流市场。数据显示,我国儿童 ADHD 患病率达 6.26%,约 2300 万患儿,成人患病率约 3%,但儿童临床就诊率仅 10%。巨大的需求让 “专注达” 常年供应紧张,今年上半年北京儿童医院等机构甚至出现 18mg、36mg 规格断货情况,西安杨森曾坦言 “全球需求量超出生产能力”。而国产药 “立优加” 的出现,不仅填补了长效哌甲酯缓释片的国产空白,还通过国药集团、上药控股等主流经销商流通,保障了供应稳定性,有机构预测其年内将抢占 15% 市场份额。

然而,这款药物的 “走红”,并非仅因患者需求。近年来,不少中学生家长为提升孩子考试成绩,将目光投向 “聪明药”,即便孩子无 ADHD 症状,也试图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 “专注达” 或印度版 “利他林”。裁判文书网显示,仅以 “专注达” 为关键词检索,就有 13 起相关案件,多涉及走私、贩卖毒品罪 ——2021 年深圳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张某景通过 QQ 售卖 “专注达”,最终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这些案例背后,是家长对 “聪明药” 的认知误区:认为其能提升专注力、提高成绩,却忽视了药物的管控属性与健康风险。

事实上,“聪明药” 本质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在我国属于一类精神药品,执行最严格的 “红处方” 管理制度。医生需先对患者进行详细临床评估,明确诊断为 ADHD 后,收集病历、知情同意书、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备案,方可开具处方。即便 ADHD 患者用药,也可能出现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等不良反应;普通人群滥用时,症状会更剧烈,还可能引发情绪波动、焦虑,甚至打破神经调节平衡,导致药物依赖,影响青少年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北京中医药大学邓勇教授强调:“药物是治疗疾病的工具,不是提升成绩的捷径。家长若发现孩子学习状态异常,应优先通过沟通、调整作息、心理疏导干预,而非寄希望于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立方制药的 “立优加”,今年 7 月河南中帅医药研发的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也已上市,由华润双鹤负责全国供货,为 ADHD 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随着国产药物陆续面市,相关部门也需加强监管,防止药品流入黑市。对家长而言,更应理性看待 “聪明药”,认清其治疗属性,避免因盲目跟风给孩子带来健康风险 —— 毕竟,真正的 “聪明”,从不是靠药物堆砌,而是健康的身心与科学的学习方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