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看到朋友用治心衰的药降血压效果好,自己也想跟风用 —— 这药到底能不能直接当降压药吃?” 在临床门诊中,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张伟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疑问。沙库巴曲缬沙坦因治疗心力衰竭的 “突破性疗效” 广为人知,可随着它在降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高血压患者好奇:这款 “心衰明星药”,能否跨界成为降压 “主力军”?医生明确表示:不仅能,且有独特优势,但使用时必须避开 3 大误区,牢记 1 个致命禁忌。

要搞懂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否降压,先得看清它的 “药物本质”。它并非单一成分药,而是由沙库巴曲和缬沙坦组成的复方制剂,靠 “双重机制” 发挥作用:缬沙坦是大家熟悉的 “沙坦类” 药物,能阻断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 这个系统过度活跃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缬沙坦可 “切断信号”,让血管舒张;沙库巴曲则负责保护体内的 “利钠肽系统”,利钠肽是心脏、血管分泌的 “保护因子”,能排钠利尿、舒张血管,而沙库巴曲可抑制降解利钠肽的 “脑啡肽酶”,让其持续发挥作用。一 “阻” 一 “保” 的双重机制,让它既能强效降压,又能保护心血管,这也是它最初在心力衰竭治疗中 “出圈” 的关键。
很多人疑惑:既然是治心衰的药,怎么还能降血压?张伟医生解释,沙库巴曲缬沙坦的适应症里,早已明确包含 “原发性高血压”—— 中国国家药监局已正式批准其用于高血压治疗,还被写入国内高血压防治指南。临床研究也给出实锤:它在降低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及 24 小时动态血压上表现突出,甚至有覆盖上万患者的网络荟萃分析显示,其降压效果可能优于部分传统单一成分降压药(需注意:它是复方制剂,与单一药物对比并非完全公平)。更重要的是,它不仅能 “降数字”,还能保护靶器官:比如逆转因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室肥厚,让 “变厚” 的心脏逐渐恢复健康,这种对心脏、肾脏的额外保护,是很多传统降压药难以比拟的。
不过,沙库巴曲缬沙坦虽能降压,却并非 “万能药”,使用时要避开 3 大误区,牢记 1 个致命禁忌。误区一是 “盲目跟风用”:它虽降压效果强,但并非适合所有人,比如血压轻度升高、用单一药物就能控制的患者,没必要首选复方制剂;误区二是 “忽视副作用”:因降压强效,用药初期或调整剂量时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同时,它和沙坦类药物一样,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影响肾功能,服药期间必须定期复查电解质和肾功能。误区三是 “长期用无需监测”:作为较新的药物,其在高血压患者中超过 5 年的超长期安全性数据仍在积累,长期服药者需遵医嘱定期复诊。
最关键的禁忌是:绝对不能与普利类药物联用!二者合用会引发罕见却致命的 “血管性水肿”,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指南明确规定:正在服用普利类药物(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的患者,必须停药至少 36 小时后,才能开始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反之亦然,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也需间隔 36 小时才能用普利类药物,这一点必须严格遵守。
张伟医生强调,以下 4 类高血压患者更适合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用多种药物仍控制不佳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蛋白尿或早期肾病的患者。但无论何种情况,都需医生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发症、用药史综合评估后制定方案。“高血压管理是持久战,没有‘神药’,只有‘适合的药’。” 张伟医生提醒,切勿自行换药或跟风用药,与医生充分沟通,才能找到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