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算命” 爆火:AI、塔罗牌齐上阵,律师:涉嫌诈骗,小心踩雷!

“大师,我最近感情不顺,能帮我算算啥时候能遇到对的人吗?”“老师,我投资总亏钱,是不是运势不好,有没有办法改运?” 在各大直播平台上,类似的提问此起彼伏,一群穿着 “专业”、话术高超的 “算命大师” 正对着镜头,用 AI 看相、塔罗牌测运势等花样,收割着观众的信任与钱包。然而,这场看似 “预知未来” 的直播狂欢背后,藏着的却是违法诈骗的灰色产业链,不少人已因此掉入陷阱,损失惨重。

如今的 “直播算命” 早已告别传统街头摆摊的模式,披上了科技与潮流的外衣。打开某直播平台,搜索 “运势”“算命” 等关键词,就能看到大量直播间 —— 有的 “大师” 西装革履,身后是写满 “命理公式” 的背景板,声称能用 AI 分析面部特征预测事业财运;有的则打扮成仙风道骨的模样,桌上摆着塔罗牌、水晶球,通过连麦互动为观众 “解读命运”;还有的干脆打着 “科技算命” 旗号,要求观众上传生辰八字或面部照片,生成所谓的 “运势报告”。这些直播间往往灯光精致、背景音乐神秘,还会通过 “免费测姻缘”“限时看事业” 等噱头吸引流量,一步步诱导观众消费。

“一开始说免费测基础运势,聊了几句就说我近期有‘血光之灾’,必须买他们的‘开光护身符’才能化解,一个要 888 元。” 市民王女士回忆起自己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她当时正因工作不顺情绪低落,被 “大师” 的话吓住,当场下单购买。可后来发现,所谓的 “护身符” 只是普通饰品,联系 “大师” 退款时却被拉黑。像王女士这样的受害者不在少数,骗子们精准抓住人们在感情、事业、健康上的焦虑,先用免费服务获取信任,再编造 “灾厄”“低谷” 等谎言恐吓,最后推销高价 “改运产品” 或 “法事服务”,价格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更可怕的是,部分 “AI 算命” 还会索要用户面部照片、生辰八字等敏感信息,这些数据很可能被倒卖至黑产市场,引发更严重的信息泄露风险。

不久前,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典型案例。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1 月,被告人孙某在直播平台冒充 “算命大师”,得知被害人情感受挫后,谎称能通过 “做法事消灾” 帮其转运,先后骗取 3 万余元。经查,孙某根本不懂算命,所有话术和 “法事视频” 都是从网上抄袭而来。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承办法官指出,这类骗局的核心就是利用受害者的心理脆弱期,用封建迷信包装诈骗手段,让不少人在焦虑中失去理性判断。

“‘直播算命’绝非简单的‘迷信活动’,很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盈科 (石家庄)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强明确表示。从法律层面来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均禁止传播宣扬封建迷信的信息,而 “直播算命” 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若存在虚构事实、骗取钱财的行为,更会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 ——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毕强进一步解释,即便消费者是 “自愿付费”,只要 “大师” 存在伪造身份、编造灾厄、推销无效产品等行为,就符合诈骗的构成要件,受害者可通过报警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追回损失。

面对花样翻新的 “直播算命” 骗局,专家也给出了防范建议:首先要树立科学观念,明白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切勿相信 “天降灾祸”“做法改运” 等无稽之谈;其次,不要轻易在陌生平台上传个人敏感信息,避免因 “免费测算” 泄露隐私;最后,若不慎被骗,要及时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随着直播行业的发展,各类 “擦边” 业态层出不穷,但无论包装多精美、话术多高超,违法犯罪的本质不会改变。“直播算命” 看似是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实则是 “封建迷信借壳诈骗”,不仅污染网络环境,更会给消费者带来财产与信息双重风险。唯有擦亮双眼、坚守理性,才能避免成为骗局的 “猎物”,让这类灰色产业失去生存土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