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的滚滚浪潮中,历史文化遗产宛如一座城市的灵魂坐标,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记忆与辉煌。近日,市委书记尹力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之旅,围绕 “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足迹遍布房山区、丰台区、西城区,为守护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也一同参与了此次调研,共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大计。

琉璃河遗址,宛如一颗深埋于历史尘埃中的璀璨明珠,其被发现的意义非凡,成功将北京的建城历史向前追溯至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堪称北京城市起源的重要见证。尹力与饶权率先来到琉璃河遗址的二号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土一木,都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随后,他们步入琉璃河考古工作站标本室,眼前琳琅满目的出土文物,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西周的时光之门。尹力仔细察看每一件文物,深入了解遗址发掘保护、文物修复保护等工作的进展,以及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他强调,琉璃河遗址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独一无二、无可替代。未来,要继续将考古工作置于首位,加速推进遗址博物馆新馆以及考古工作站的建设进程,以高标准打造考古遗址公园,同时科学完善交通规划组织,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走进这段历史。此外,还需扎实做好琉璃河遗址申遗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广阔空间,让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大葆台遗址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完整呈现 “梓宫、便房、黄肠题凑” 葬制的考古重大发现,它为研究古代丧葬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尹力与饶权步入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馆内陈列的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色。尹力认真听取考古成果介绍,深入了解我市在加强博物馆之城建设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大葆台遗址在遗产展示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要积极创新展览陈列方式,摒弃传统的单调展示模式,采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 “活” 起来;同时,着力提升讲解服务质量,培养专业、热情的讲解团队,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在完善服务配套方面,要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流量情况,适度增添餐饮、购物、休闲等设施,为观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参观体验。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大葆台遗址的旅游带动作用,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让更多游客能够领略到这一历史遗址的独特魅力。
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尹力深入燕文化考古研究部、考古工地监控室以及院藏文物展示区域,与一线考古工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指出,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要以高水平推进相关遗址考古工作为己任,进一步深化对北京 “都之源”“城之源” 的研究。在具体工作中,要强化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积极创新数字化保护利用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文物保护与研究赋能;加快现代化考古工作站、考古标本库房的建设步伐,提升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考古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尹力在调研过程中着重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犹如城市的根脉与灵魂,必须始终将保护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保护理念上,要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全力构建健全的整体保护体系。强化规划引领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系统性保护,不断优化完善空间布局,让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发展相得益彰。聚焦重点区域,加快创建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建设步伐,精心抓好三山五园的环境整治工作,统筹推进三条文化带的保护与发展,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名片。同时,要进一步拓展保护内容,全面涵盖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等各类遗产,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在推动活化利用方面,要深入挖掘遗产的多元价值。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作用,以文化人、以文润城,深入阐释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积极推进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更新,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使古老的城市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升文物建筑、历史名园等的开放水平,优化展览展陈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体验。此外,还要突出以文兴业,推动文化遗产与文博、文创、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富有吸引力的主题旅游线路,培育文化消费新场景,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尹力还指出,要积极引导多方参与,凝聚起全民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加强群众动员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居民、志愿者、社会组织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专业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遗产规划、投资、运营等各个环节,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注入新的资金与活力。深化科技赋能,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强专有装备的研制工作,积极拓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超高清视听等现代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提升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与水平。同时,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多部门之间的沟通联动,打破部门壁垒,破解跨领域、跨区域保护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快遗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预警,确保文物安全。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多种手段,提高各类遗产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长久保护筑牢坚实防线。
此次尹力的调研,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北京必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守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千年古都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更加绚烂的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