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是发烧,怎么突然全身皮肤像纸一样脱落?”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名令人揪心的患儿——11岁的小马因服用禁用退烧药后,全身90%表皮剥脱糜烂,生命垂危。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过程,不仅揭开了两种儿童禁用药物的致命风险,更给所有家长敲响警钟:退烧药选择不当,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一、从发烧到”剥皮”: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
小马的病情进展堪称”恐怖”:
- 服用尼美舒利和柴胡注射液后,全身突发皮疹
- 皮疹迅速蔓延至90%皮肤面积
- 眼睛粘连睁不开,口腔黏膜溃烂
- 生命体征濒临衰竭
“这是典型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死亡率高达40%以上。”主管医生张岚介绍,TEN被称为”皮肤界的癌症”,而小马的情况更为凶险——全身皮肤像”剥洋葱”般层层脱落,体液大量流失,随时可能因感染、肾衰竭等并发症死亡。
更令人震惊的是,诱发这场灾难的”退烧药”:
- 尼美舒利:2011年被国家药监局明确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 柴胡注射液:2023年被标注”儿童禁用”
“这两种药物早已被列入儿童用药黑名单,但仍有部分医疗机构在违规使用。”张岚痛心地说。
二、禁药为何屡禁不止?基层用药乱象调查
记者调查发现,尼美舒利和柴胡注射液在基层仍存在违规使用现象:
- 尼美舒利:
- 曾是”退烧神药”,因退热效果快被滥用
- 研究证实可导致儿童肝衰竭、中枢神经损伤
- 部分乡村诊所仍在偷偷使用
- 柴胡注射液:
- 作为中药注射液,存在过敏风险
- 近年频发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 农村地区基层医院使用率仍较高
“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些药已被禁用,医生也可能存在知识更新滞后的问题。”药学专家指出,药品说明书更新不及时、监管不到位是主要原因。
三、TEN救治实录:多学科团队如何创造奇迹
面对这场”皮肤大溃败”,西安交大二附院组建了豪华救治团队:
- 感染防控:
- 单间病房+烧伤护理罩
- 每日3次无菌换药
- 血浆置换清除毒素
- 皮肤修复:
- 外用药物促进愈合
- 保湿护理减少体液丢失
- 器官保护:
- 眼科:防止角膜损伤
- 口腔科:修复黏膜溃烂
- 肾内科:维持电解质平衡
“最难的是前三天,皮肤像’活火山’一样不断剥脱。”护士长回忆,团队24小时轮班守护,最终在第20天迎来奇迹——小马皮肤开始再生,顺利出院。
四、退烧药安全指南:家长必须知道的6件事
- 绝对禁用药物:
- 尼美舒利(12岁以下)
- 柴胡注射液(所有儿童)
- 慎用药物清单:
-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严格按剂量)
- 复方感冒药(避免多种叠加)
- 用药原则:
- 38.5℃以下物理降温优先
- 不混用不同退烧药
- 服药后密切观察皮疹等不良反应
- 替代方案:
- 低烧时多喝温水
- 温水擦浴降温
- 减少衣物散热
【结语】
小马的遭遇不是个例。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错误使用退烧药导致TEN的患儿超过百例。这场救治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暴露出儿童用药安全的深层问题。
“药品安全无小事,特别是对儿童。”专家呼吁,医疗机构应严格规范用药,家长也要提高警惕——退烧药不是”万能药”,错误选择可能付出惨痛代价。
随着医疗进步,像西安交大二附院这样的”生命堡垒”越来越多,但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从今天起,让我们重新审视家中的小药箱,别让”禁药”成为伤害孩子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