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银行理财成绩单出炉:赚了 3896 亿,平均年化收益率 2.12%

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上半年成绩单。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7 月 25 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 年上)》显示,上半年银行理财为投资者创造收益 3896 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 2.12%,存续规模达到 30.67 万亿元,一系列数据彰显出银行理财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地位。

从收益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整体表现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的 3896 亿元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 14.18%。其中,理财公司贡献了绝大部分收益,达 3297 亿元,银行机构则创造了 599 亿元收益。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当下,银行理财的收益优势愈发凸显,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一超额收益优势吸引了更多居民将资金转向理财,预计下半年理财存续规模有望突破 32 万亿元。

产品结构方面,固收类产品依然是绝对的 “主力军”。截至 6 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 29.81 万亿元,占比高达 97.20%,虽较年初略有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 0.77 万亿元,占比 2.51%,较年初略有提升。而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 0.07 万亿元和 0.02 万亿元,反映出当前理财市场仍以稳健型产品为主。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成为一大亮点。截至 6 月末,6 家理财公司推出的 35 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份额余额超 151.6 亿元,较年初增长 64.7%,为投资者实现收益超 3.9 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超 3.4%。同时,有超 143.9 万投资者开立了相关账户,累计购买普通份额余额达 1103.6 亿元,显示出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在居民养老规划中的接受度不断提高。

投资者方面,截至 6 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 1.36 亿个,较年初增长 8.37%,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 98.66%,仍为市场主力。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呈现稳健型特征,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 33.56%,是占比最高的群体。不过,保守型和进取型投资者占比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反映出投资者结构在稳健为主的基础上出现一定分化。

在渠道拓展上,理财公司持续发力。32 家已开业的理财公司中,30 家除母行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22 家开展了直销业务,上半年直销金额达 3197 亿元。合作的代销机构数量也有所增加,6 月末有 569 家机构参与代销,较年初增加 7 家,渠道的多元化有助于理财产品更广泛地触达投资者。

整体来看,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在收益、规模、投资者数量等方面均表现稳健,固收类产品仍是主流,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增长显著。随着存款利率优势减弱,银行理财的吸引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下半年市场规模或将继续扩大,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的资产配置选择。

为您推荐